“逻辑思维”里的教育观(一)三类问题
英雄难过儿老子关!在外面再人五人六,伴读也得眉头紧皱。你用解决“外面”那些问题的方法,试图去解决教育问题,根本就解不动。因为,问题的类型不一样,教育问题,从其分类来说,它甚至就是无解的。
世界上的问题有三类:单纯的问题、两难的问题和棘手的问题。
单纯的问题,不见得是简单的问题,更不见得是容易解决的问题。比如中考高考,简单吗?容易吗?但是,这仍然是个单纯的问题。因为这一类的问题,有明确的方向,有能让人放心的答案,解决了就可以宣布胜利。即便学渣,他也知道问题的答案,无非上课听讲、认真做题。
成年人的生活中,大多面对的是两难问题。有点时间,逛街还是看电影?有点闲钱,换车还是买股票?甚至每次点菜,都会面对这种两难。这种两难问题,和单纯问题的区别在于,它没有唯一的正确方向。比如找什么样的工作,大学生快毕业时都会“迷茫”,这种迷茫的本质,是他的人生的主要问题类型,从单纯问题,切换成两难问题了。他过去的人生经验,大多是用来应付单纯问题的,现在面对两难问题,既没有目标,也没有道路,那可不就迷茫了吗?
最难的是棘手问题。一个人走入社会之后,多少要为社会承担一点责任。尤其是你要给别人做主的时候,棘手问题就出现了。比如,全球范围内的问题,地球变暖;一国之内的问题,贫富差距加大;一个公司的问题,专业化还是多元化;一个家庭的问题,孩子上什么学校,都是棘手问题。
教育问题,涵盖中考高考,当然又不止中考高考,它是一个棘手问题呀。
197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个公共政策专家里特尔和韦伯,提出了棘手问题的10个特征:
1.这个问题没有清晰的定义,它不像高考数学题给你写好了条件让你证明
2.它没有终极的答案。你永远都别想彻底解决它,它会一直存在。
3.你的解决方案不分对和错,只有结果上的好和坏,好和坏也只能由你自己判断。
4.你采取的应对措施,不会立即看到结果。你也许根本不知道你做的有没有用,也许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5.没有专门给你试错练习的地方,你的每一个动作都会产生影响,你一上来就是实操。
6.连有什么选项,都不清楚。
7.没有先例可循。前人的经验不会对你有太多帮助。
8.这个问题很可能只是一个更深的问题的症状,但是它背后不止有一个问题,盘根错节,可能根本就没有根源。
9.有很多利益相关方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想要的解决方向不一样。
10.如果你上手,那将来不论是什么结果,你都得负责。
不管怎样,如果你带了一个小团队,或者你开始养儿育女,只要你开始对这个世界负点责任,要为别人做决定的时候,这个类型的问题就开始出来困扰你了。
那怎么解决棘手问题呢?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棘手问题,不是用来解决的,它也许根本就解决不了,只能应付,要做好与它长期共处的准备。
殊不知,那些顶着骂名,从来没做过一件快意事,小心翼翼永远不敢用力过猛,明知根本就没有什么胜利的彼岸等着他,还在那儿哼哧哼哧地维持着局面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这就是典型的处理棘手问题的人的形象——孙中山、周恩来,也有包含你我在内的含辛茹苦的爸爸妈妈们。我想,这便是面对棘手问题时,寻求对策的方向吧。
那么教育为什么不止高考呢?
“逻辑思维”里的教育观(二)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
人类有两种游戏方式,一种是有限游戏,比如下棋、战争,是有明确边界,有开始、有结束的游戏。另一种是没有边界的游戏,一个游戏玩着玩着,它可以变成另一个游戏。比如人生,活着活着就发现自己面对的任务不同了,人生的意义也不同了,干的事也不同了。
无限游戏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这个世界本来没有边界,所有的有限游戏,都是人为设定出来的边界。中考、高考,就是这种人为设定的边界,是假的,试考过了,游戏还得继续,教育当然也得继续。
为什么要人为设置边界呢?边界是一堵墙、一道篱笆,帮我们屏蔽铺天盖地的大世界原本的复杂性,从而避免陷入无法行动的处境。毕竟人类得行动,一天不行动就可能饿死,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存难题。设立一个边界,将所有的无限游戏,切割成一个个可以让我们能行动的有限游戏。一件事有了意义,它就成了一个独立的小世界,周边的大世界就和它无关了。人就可以在这个假想的,甚至是谬误的小世界里展开行动,这个世界大量的复杂性就被屏蔽在外了。
大学就不用努力了?就业、编制、加薪、升职、配股就都一帆风顺了?未必,不对,是绝不!那么,彷佛没有奔头。所以,要设立高考这道边界,考完就好了,一门心思奔着这个目标冲。
我们一般认为,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做正确的事。但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你的认知正确,你是什么也做不成的。如果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很高,他会发现,成功的概率几乎等于零。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一个理智的人,一开始就会放弃。
哥伦布数学太差,计算出的地球周长只有实际的1/8,并且目标也搞错,他要到印度,实际到了美洲,他还以为自己到的是印度。在哥伦布率领船队出发的时候,他的目标是错的,假设也是错的,动机也谈不上多高尚。他是被自己假想出的一套错误,封闭在一个小世界里。但问题是,只有他这么封闭一下,他才有勇气去行动。如果他知道距离比他想象的要远得多,到达的地方,也不是想象中遍地黄金的印度,而是一片荒原的美洲,他还会去吗?
因为无知,因为谬误,因为我们在开始干这件事的时候,用一个虚妄的意义骗了自己。意义是把这个世界变小的那些墙,让我们只看到眼前这一点点的世界、一点点的诱惑后,信心满满地出发了。它替我们遮蔽了漫天遍野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在无知中开始行动。
所以,我们需要设立中考、高考的边界,那么,它替我们遮蔽了的不确定性,究竟是什么呢?
“逻辑思维”里的教育观(三)知识大迁移
高考这道边界,这道墙,为我们挡住了巨变的世界。这道墙里,我们可以系统地学习,每一门主课的犄角旮旯都钻得干净彻底。深入、系统地学习一门知识,当作立身之本,这当然必要。如果在一个变化不大的社会环境里,这样做也就足够了。但问题是,我们并不生活在那样的社会中。技术在飞速迭代,社会要素在令人眼花缭乱地重组,没有任何领域还是一片桃花源,可以按照原来的轨迹运行下去。
比如,2020年春节时,面对武汉的疫情——如果你是大学生,可能被要求写一篇社会观察报告,或者干脆这就是你论文答辩的选题;如果你是自媒体市场人员,可能会被派利用这个社会热点卖一款产品的任务;如果你是一个父亲、母亲,你更要想方设法保护你的子女……而当时,我们还处在责怪蝙蝠的阶段,刚刚明确这玩意原来可以人传人。当你面临这些任务,如何入手?这便是未来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确定性的知识越来越少,一切都在飞速演化,你该怎么办?
过去的学习,是面对已知的学习;现在的学习,是面对未知的学习。人人都是福尔摩斯。我们正在经历从考试式学习,向破案式学习的过渡。
传统的学习模式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原因有两条:第一,人类的知识总量,已经大到任何一个人,用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消化,哪怕是一个门类的知识。第二,知识的确定性正在丧失。今天还是共识,明天可能就不是。
过去的知识,是固化下来的。我们跟它的关系,有点像人和财富的关系,是占有关系。但是现在不行了,知识多到我们根本占有不过来。打个比方,过去水很少,而自己这个容器太大,就更多地装水就行。而现在,水已经多成大海,目的就不能是装水,而是学会游泳。学习这件事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一知半解的知识很重要。知识不是用来占有的,占有一知半解、不确切的知识做什么?不管什么知识,都可以成为我们踏入未知世界的踏板。一个片段的知识,会成为我们求知路上的援兵,它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起作用的接应。它不是答案,但它是通向答案的钥匙。
知识的“盲点”不怕,可怕的是知识的“盲维”。一知半解、一鳞半爪的知识,它作为知识,当然是不精确、不系统的,甚至不正确,孤立地看没有用。但正是因为它分散、碎片、不成系统,在知识的网络效应里,它就极有可能在机缘凑巧的时候,填补形成一个我们认知世界的维度,让我们的一个认知盲维突然透进了一丝亮光,这就是它价值连城的地方。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孩子不容易啊,家长也不容易!接下来,咱就聊一聊家长可以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待自己这个角色,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中年的意义”。
“逻辑思维”里的教育观(四)中年的意义
人到中年,头也秃了,脸也皱了,肚子也挺起来了……各方面都开始衰退了。其实不然,中年不是衰退期,而是分工的转变期,将体能上的优势切换为大脑上的优势。一个中年人感受到的所有危机,其实都是为了让大脑保持在巅峰状态而付出的代价。
剑桥大学的一个生物学家,更确切地说他是个兽医学家,写了本书《中年的意义》,他以一个生物学家的视角,彻彻底底地把人视为动物来观察中年。
我们都把中年看成人生下坡路的转折点。在动物界,没有转折点,到了生命的最高峰,过了生育期,很多动物就不该活着了。比如有的昆虫,孩子出生后,父母马上就死去;比较高级的物种,等孩子性成熟之后,父母也会死去。站在基因的角度看,这一代的繁衍族群的使命完成了,活着只会和后代争抢资源。动物界根本没有中年,到了盛年就该死。
人类为什么在四五十岁不再生育之后,会相对稳定地生存20多年才进入老年。这不生育也没老的20多年,就是中年。为什么人要有这个阶段呢?进化从来不做无缘无故的事。
剑桥的兽医学家的冷峻判断来了。他说,中年的皱纹、脱发,这不是走下坡路,而是人生的分工发生了改变。一个中年人,生过孩子了,还要那么光滑的皮肤、浓密的头发干什么?这是年轻时吸引异性用的。现在这部分能量要节省下来,干更重要的事了。什么事?帮助后代更成功呀。
人在进化竞争中,人为什么胜出?因为超级大脑。大脑是我们这个物种最宝贵的资源。人类的所有活动,本质上都是围绕大脑进行投资。青年时代,我们给自己的大脑投资,以惊人的速度吸收知识、消耗能量。到了中年之后,大脑的飞速发育开始停止,我们为自己孩子的大脑进行投资。生物学家把这种代际之间的投资现象叫做“亲本投资”。人类亲本投资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动物,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必须停止生育,把精力留在照顾后代上。这个时候,一个叫“中年”的人生阶段开始登场了。
中年人给后代的投资,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包括食物在内的各种投资。黑猩猩5岁就能自己找吃的。但人类,至少活到十几、二十岁,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人类获取食物的系统非常复杂,不只是现代社会,即便两百万年前,原始人捕杀非洲野牛,对没有技术和经验的青少年来说也是很难完成的任务。
第二类投资,当然就是知识。孩子大脑发育到一定阶段,光有食物还不够,还需要信息——谁是天敌,谁是盟友,哪里有食物,哪里有危险……人类怎么获得信息?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其他动物一样,写在基因里;另一种就是人类特有的,跟长辈学习。第一种方式更靠谱,传递得准确。第二种的好处是快,在同一代人当中,信息可以迅速、大量地横向传播和普及。这个时候,中年人可就派得上用场了。中年人身体各个方面都在衰退,但是大脑一点没变,反而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兽医学家说,中年人的大脑不是没有变化,只是切换为一种能耗更低的运转方式。
小结一下:人类为帮助后代发育出更成功的大脑,演化出了中年这个人生阶段。中年人在体能的巅峰时刻为后代寻找食物,接着体能减退,智力达到巅峰,继续为后代传递信息。人类在不同阶段,变着花样为后代的大脑进行投资。
从这个视角,更加本源地看待中年的意义,看待家长的使命,原来一切的含辛茹苦都是本分!
“逻辑思维”里的教育观(五)立体思维与线性思维
线性思维有很多种解释,我们这里的含义是指,认为事物之间只存在单向的、直线的因果关系,看不到事物之间更多方向、更复杂、更曲折的因果关系。
如果能突破线性思维方式,建立起立体思维方式,或者说多元思维模式,对世界的认识就会深入很多。查理·芒格强调的“多元思维模式”,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用不到英语的企业招聘时,为什么考查学生的英语成绩?因为通过四六级,表明这个学生在上大学时没有荒废学业,大概率他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数学和英语的特点是,落下一段之后,后面的课就听不懂了。语文、政史、地理等,即使落下一段,后面的课也还能听懂,临时抱佛脚也能应付考试。这就容易滥竽充数了。
再比如,学区房是学习好的原因吗?孩子学习好的真正原因,是愿意花大价钱买学区房的父母,都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人。他们往往本身比较优秀,这种家长会在各个方面督促、帮助子女学习。学区房只是一个表象,让他们的孩子学习更好的是这些家长经年累月的努力和关心。
线性思维的危害有两点,首先是容易陷入局部,不能从更广泛的角度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陷入线性思维的人,其实是在和计算机竞争。计算机对知识的采集、储存、检索能力,人类早已望尘莫及。
但人类的一项独特能力,计算机暂时还无能为力,这就是立体思维:在分散的、看似无联系的事物之间,洞察深入、隐秘、内在的因果联系。
立体思维的教育观,包含三方面——修脑、修身、修心,针对性的手段是读书、锻炼、艺术,实际上就是智、体、美。
可是过去的大环境不允许我们立体,把线性思维做到极致,凡是与提分无关的任何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于是,越来越多的这种学生,他赢了每一局比赛,但最终还是输了。原理很简单,如果每一局都赢,每一个短期都得分,就意味着你变得越来越适应现在这个环境,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稳定,到最后丧失了创造力,整个环境都被你的行动策略撑满,环境都被你所用。环境不变,你就是王。但要命的是一进大学,环境巨变;一踏社会,天翻地覆,环境不仅在变,而且越变越快,一旦发生巨变,拿什么去对付变化?
幸好,越来越多的高知家长,越来越认同立体思维教育观的理念,现在的家长是一边鸡娃,一边反思,不再像之前那样,鸡得那么义无反顾。教育投入的“性价比”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性价比”一词,也说明了这始终是一个增函数。其实,教育实践的很多现象,它都是一个倒U型曲线。
“逻辑思维”里的教育观(六)倒U型曲线
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和《异类》相当有名气,《异类》就是讲得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其实他还有另外一本力作《逆转》,这本书的价值长期被低估了。《逆转》中提到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例子,比如“倒U型曲线”。
典型的单向思维认为有资源很好,那多一点资源就更好,资源越多就越好。但现实生活中不是这样,我们可以调用日常经验,比如肚子饿了,吃一块饼嫌少,两块不够,三块刚好,五块就撑了。当有人逼你吃第十块的时候,饼就很难吃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倒U型曲线”,用学术的话来讲就是随着资源的增加,在第一个阶段效用随之增加,可是会遇到一个临界点,一旦过了这个临界点继续增加资源,它的效用反而会下降。
20世纪美国经常讨论一个问题:怎么提高美国的教育水平呢?当然要增加投入,这就是资源的累积。当时提出一个方案叫做“小班授课”。最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出台了这个法案,很快美国的20多个州都跟进,然后欧洲、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也学这一套。可是教育观察者后来的跟踪研究发现,教育质量不但没有提高,甚至很多地方还有所下降。
那问题出在哪儿呢?后来研究发现,教育质量提升可不是教育资源投入这一个维度上的事,还有很多维度在影响着教育质量,比如说学生的交往环境,多元化一旦丧失之后,资源投入越多往往越坏事。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一个班10名学生,其中一个气场特别强大,就容易让这个班的社交关系发生板结,大家结成死党。如果这个有影响力的孩子是个坏孩子,就很容易带领全班和老师对着干,老师拿这个铁板一块的学生团体一点招儿也没有。
老师们还发现,在教学当作,比如说作业,里面发生的错误也基本上差不多,里面出现的精彩答案也基本上单一化,原来那种多元化的教学态势再也没有了。美国老师经常搞一点课堂讨论,可是10个人的一个班,课程讨论简直就是灾难,能说会道的学生就那一两个,大家丧失多元性之后,学生思维激荡的环境就彻底丧失了,教育质量就下降了。
另外一个例子,家庭的富余程度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美国的教育观察者发现,当家庭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大约45万人民币的时候,这个家庭反而会大概率出现教育问题。这又是一个倒U型曲线。在第一阶段,当然越有钱教育资源就越优质,孩子受教育程度就会越高,可是一旦过了那个临界点,孩子反而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第二个维度的影响也开始出现,就是选择的场景。每一个人的教育其实是不断从小就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们的价值观和能力都是在各种选择中培养出来的。可是富余家庭的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就没有选择。
用这种多维视角看国内的教育,真是单一化到了极致。所以要“双减负”,减出来的时间、精力、金钱,可以去丰富孩子的经历与体验,琴棋书画也好,义工社团也罢,都是丰富孩子多元化的体验。多元化体验的好处之一,就是“元认知”能力出众。
“逻辑思维”里的教育观(七)突破“元无知”
元无知,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无知。
原来的无知,叫做“考场无知”。考卷就在那里,每一个问题都问得很清楚,但是我答不出来。现在的无知更致命,叫做“搜索无知”。百度搜索框就放在那里,人类的大部分成型知识,都可以搜索到。但是在搜索框里搜索什么呢?输入什么词,成为我们第一个起点呢?多元化体验丰富,无疑具备先发优势。
因为,在真实世界里,零星但维度丰富的知识比体系化的知识更重要得多。那么再前进一步,除了已有的多元化体验,如何再进一步去寻找这种零星、维度丰富的知识呢?
第一个方法,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也是零星知识的最好的线头。工作能力强的人,都有一个习惯。遇到一个自己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的难题,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我找谁去请教一下?要具备识别各个领域高价值的人,和他们保持弱连接的能力。有一个说法,起码要认识四种人:公务员、江湖人、老师、医生。
工作能力不足的人,他们遇到“元无知”,像个好学生一样,立即启动“考试式学习”的模式,而不是像一个侦探一样启动“破案式学习”模式。这便是工作能力的差异。
还有一种抓知识线头的方式,就是要有自己的观测复杂现象的仪表系统。我们要有从一个特别显而易见的表象中看出背后一大堆信息的工具,就像通过温度计知道温度一样。比如,藤校招生时为什么那么看重体育?通过表象了解后面隐藏的一系列信息。一个孩子有体育专长,至少说明:第一,家庭经济实力不错,中产以上;第二,父母对孩子很负责,愿意投钱投精力;第三,孩子能坚持下来,说明他既有恒心,又有方法,还取得过具体的成功。一个简单的指标,能够抓取到三个信息。这就是藤校的仪表系统。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觉得世界是平的,每个点和每个点都可以建立连接,这是一个人人都有机会的时代。互联网运行几十年来,大家逐渐发现,不是这样的。人类并没有大同,而是重新部落化了,每个人都进入了一个小圈子,难以自拔。
这个状况,用区块链这个词来描述才更准确。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区块里,被这个小环境制约,越来越难以脱离。而未来世界的价值,就在区块链的这最后一个“链”上,谁能打破区块,连接区块,跨界区块,提供链条,谁就能创新,谁就能享受未来时代的财富红利。
“逻辑思维”里的教育观至此连载完毕。从罗胖的思考中,不能看出未来——孩子们长大后——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这些能力,从目前“内卷”的教育中是很难培养出来的,甚至教育在起反作用。教育减负,从源头上来讲,是有利于孩子更全面、更多维地成长的。关于减负政策是否“一刀切”、或不会滋生更严重的教育不公平、选拔政策如何配套等等话题,那得另开一篇至数篇,咱以后聊——关注“一爹”公众号,不错过!
(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