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书场,这曾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档经典节目。
那时候的收音机当属奢侈品,不是家家都有的,我家有一台
上海无线电三厂生产的“红灯”牌收音机,黑壳儿,坐式的,音质很好,那是我童年美好记忆的发源地之一。那时的收音机里,总有我们许多的期待:当“滴滴搭,滴滴搭……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的声音一出,孙敬修爷爷就要讲故事了,还有一连串的童话寓言历史故事;当“电影录音剪辑”节目一到,准能听到看了多遍的经典电影,什么《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什么《南征北战》、什么《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等等,每次听都是一种美妙的回味,但最准时,也是最有吸引力的当数“广播书场”节目了。
每天下午放学后,做完极少的作业,便早早地围在收音机旁,等着五点十分左右开讲的小说连播。小学时常听袁阔成的《三国演义》,非常痴迷。虽然还没能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让儿时的我激动不已,“关羽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败走麦城”成了我在小伙伴面前神气活现吹嘘炫耀的资本,“群英会,火烧赤壁,空城计,六出祁山,”直到现在还是我课堂上津津乐道百讲不厌最拿手的精彩内容。后来,听单田芳说《隋唐演义》,听刘兰芳说《岳飞传》,我也兴味盎然,痴迷依旧。再后来上中学,广播书场中开始播讲当代流行小说,最有名的是张家声播讲的路遥的《人生》和王刚播讲的陈玙的《夜幕下的哈尔滨》。
袁阔成大气稳健,古典中常夹杂着现代的解释;单田芳韵味十足,沙哑的嗓音别具风味;刘兰芳嗓音高亢,柔中带刚,颇具花木兰的味道;张家声的声音厚重且极富磁性,像在朗诵,很令人享受;王刚则较煽情,有感染力,模仿人物惟妙惟肖。
每段书总不长(二十五分钟左右),又总在精彩处戛然而止,外加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于是,一直屏气凝神,徜徉在其中的我们会发出长长的叹息,意犹未尽换来的是更加热烈的期待,而童年的美好就在这期盼中日复一日。(几年前,我在网上找到袁阔成的《三国演义》MP3,兴奋之余,连忙下载保存,又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从头至尾重温了一遍,如此随心所欲地听,很过瘾,只不过像缺少了什么——没有了期盼便少了原有的乐趣。)
那时,有一段时间,是中午十一点半,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播讲扬州平话《水浒传》,由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王少堂播讲,方言古韵,别有滋味,竟也喜欢起来。偶尔还能模仿一两句,学武二郎拎单刀,上鸳鸯楼,杀西门庆,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朋友们都说有几分乱真。
现在,一般家庭已没有收音机的容生之所,我家也不例外,只不知电台里还有没有广播书场节目,都播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