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从小山区来到城里和我们一起过年,是件让全家人高兴的事儿。
看见年近花甲,步已蹒跚的他们,面色依然红润,发髻也是黑亮压倒苍白,揪紧的心顿时轻快不少。要知道,老人的平安与健康是儿女的福份。
不过,和以往的相聚一样,无论久别时彼此的牵挂与思念是多么真挚与焦渴,相见时化作的也只是瞬间的温存与关怀。没几日,便“摩擦”起来。
天未亮,父母便爬起来给上班的姐姐姐夫煮粥、烙饼、煎鸡蛋、拌咸菜……待到摆满了一桌子的早餐,才去轻摇沉在床里的两个人。母亲会问,是不是爸妈不在你们身边,你们早上就不吃饭啊?天天空腹上班,身体怎么能好?过日子得有规律!姐姐回答,妈!你们起这么早干嘛?多睡一会儿多好,不用管我们,都多大了!也不嫌累!
白天,父母翻出家里所有的脏东西,蹲在地上,起劲儿地擦洗着。我说,爸妈你们这是何苦呢?统统扔到洗衣机里得了呗!真不嫌累!父亲抬起头,正儿八经地回答:哎,儿嘞,上次我和你妈见过你姐用洗衣机,妈呀!差不多转了两个小时!那水就哗哗地往外流,太费了!再说还费电。我拧不过他们,只好插手帮忙。
洗罢,父母又赶忙准备起晚上的饭菜。我几乎哭求道,爸妈你们就歇会儿吧,我来做。父亲笑话我:你会整啥?我说等他们回来做也行啊。妈说,他们工作一天也不容易,能帮就多帮帮他们吧。于是两个人忙活着,妈还不时地催促爸爸,咱得快点,争取让他们进门就吃上。
晚饭后,姐姐姐夫偎在一起看电视。爸妈歇了一会儿,便偷偷地擦起地来。我们三个左夺右抢,好歹把拖把夺了下来。活,我们虽然干了,但姐姐还是忍不住开口问,妈爸你们真不知道累吗?到这儿来以后,你们一个劲儿地干活,想过我们心里是什么滋味吗?爸妈没言语。半天,妈妈才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哪里懂得生活,瞅瞅你们这日子过得,一点约束一点规律也没有,这哪行?你们都还年轻,懂得太少,所以妈和你爸想趁着还能动弹,多帮你们一把……
盼到姐姐姐夫二个休息,一家人一齐逛逛街。本来计划得好好的,请他们尝尝“肯德基”,再领他们转转“超市”。可妈一听价格,什么?有“啃什么鸡”的钱,我能给你们安排出一周的伙食,信不?我们根本扭不过他们。“超市”也逛得不欢而散。爸妈说,什么东西都比他们买的贵,只不过外表好看罢了。姐姐堵气道:既然什么都嫌贵,什么都别买了,咱回家!顺手叫停一辆出租车。妈说离咱家也没多远吧?咱们溜达回去吧。
看得出来,姐姐气极了,我也悻悻的。因略显寒酸和拮据,处处精打细算的父母而“气”。一种说不出的心疼与爱。
一路无语。
途径一处水果零售店。一打听,苹果要比超市里的便宜不少。爸妈买了10斤。露出得意的笑容。
一个正月几乎都是这样过的。只要是父母们愿意做的,我们能帮则帮,帮不上的,便由他们去。
……
把父母送上回乡的客车,我们回到家。发现枕下压着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写着:给儿子的生活费、学费5000元;给女儿女婿的零花钱3000元。
打开信封,钱中央还夹着一封信:
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爸妈总惹你们不开心?我和你爸也时常反省,琢磨到底哪儿做得不对,惹你们不开心。但想来想去也想不出错在哪儿。
别看爸妈老了,爸妈可开明得很。其实爸妈都理解,你们城里的生活和咱们那儿不一样,你们现代人的想法观念与我们也肯定会有差异。但爸妈怎么也想不通,勤快一点节省一点到底有什么不对?如果不是这样,怎么能帮女儿在城里买上新房?怎么能供儿子读上研究生?
但爸妈并没有什么怨言,谁叫你们是我们的孩子。爸妈只觉得,你们都长大了,希望你们能多少明白一些道理,别让我们总为这些事儿放心不下。
钱,只要是用在刀刃上,使劲儿花,别不舍得,爸妈永远是你们强大的后盾。
对了,强调一点,好好调整你们三个的作息习惯,别以为你们年轻就放纵自己,好的身体和好的习惯才是你们所有的本钱。
儿子,不信的话,你可以看看你姐姐姐夫。我们来的时候,脸蜡黄蜡黄的,现在也都红润起来。
妈妈、爸爸
我转过头,看姐姐的脸。
却见她,正伏在姐夫的肩头,轻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