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经历颇为有趣。
早上进门,看见同学们都自己在座位上认真读书,还有昨天请假的小伟和小芸都来了。赶紧趁着这股子劲头进行了一个单元的复习。刚发纸要检测呢,小云捂着鼻子出门了,过了二十多分钟还没回来。复习检测结束了她也回来了,说是水管停水没洗干净。帮她擦洗然后打了电话,好歹坚持着去考数学了。考了刚刚半节课,她就又来打电话了,说是实在难受。她的出门证还没开,小伟也说难受来打电话了,他们的出门证开完,就都去校门口了。第二节课还没下,小伟家长就在班级群里质问老师为什么不让孩子进教室,而在外面冻着……虽然后来他勉强说孩子理解错误,但他的态度还是讳莫如深。
这期间,别的学生都在班级里继续进行数学考试。课前,我和数学老师还给孩子们告诉:这张卷子是学校要查的,务必做完上交。这两个学生拿了出门证,就像得了大赦一般赶紧走了,没有一个去继续考试的。我忽然就想到了家长说的“孩子真冷!”。是呢,看见卷子头疼、心冷;出了教室身上可能冷,但心情敞亮多了。老师的话孩子可能误解,但他们的选择终究发自内心。果不其然,小伟的卷子口算还空着一大片呢……对了,他们还都成功地躲过了语文考试这一劫。身体要紧!不考也罢。
我想到的还有另一个问题:对孩子来讲,老师究竟是什么人呢?古人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肯定过时了。那是亲人、朋友?是建设性伙伴?是警察和小偷?我班的学生有一小部分是粘我的,有什么话总想告诉我。课余还总喜欢围着我,喜欢听我讲故事。对这些孩子来讲,校园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他们对聊得来的老师是有深厚感情的。这样的师生至少当前阶段算是半个亲人吧。还有一部分对老师挺崇拜的。他们或许不粘人,但是只要老师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努力配合!他们是来谋发展的,老师是他们最亲密的战友与伙伴。想想以前教过的历届毕业生,懂合作会合作的往往能走得顺而且走得远。还有少数人是来学校应景的。他们看上去不甘心被各种纪律要求、作业考试压迫和束缚,只是被逼无奈才送到这里来。对学习全没有责任心,应付着不挨批、不被找就很好了。仔细想想,对第三类学生来说,要想争取到更大的自由空间,家校关系实在是越紧张越好。当老师和家长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他们刚好可以谁的也不听。他们的“理想”结局就是让家长和老师反目成仇,家长不满意老师不敢管,他们在学校就自由了。
今天来访的高年级家长是一位因为孩子惧怕考试不愿意进学校而焦虑的孩子妈妈。当她无助地问我“怎么办”的时候,我忽然想说: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吧,找到目标商量着办。彼此支撑世界才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