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时提及她青春迷茫后所发现的13件事,其中有一件——为了“正义”,冲出去,冲出去之前,先弯腰绑个鞋带。绑鞋带的时候,你就有半分钟可以想几个问题:“正义”和“慈悲”矛盾时,你怎么办?两种“正义”抵触时,怎么办?譬如,对一个恶人没法可治,于是索性用另一个恶人去打死他,这是不是正义呢?譬如,如果正义其实夹杂着伪装的复仇,你该不该支持呢?如果正义同时存在两种,而且两种彼此尖锐抵触,那么正义的最终依靠究竟是什么,你有没有个定见?这也正是《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部电影所要揭示的内核所在。
名侦探波洛搭乘东方快车准备前往英国伦敦。奇怪的是,似乎全世界的人都选在那一夜出行,这列铺位一向宽裕的豪华列车竟然一票难求。幸好他遇到了好友、国际客车的董事长布克先生,这才挤上了车。午夜过后,一场大雪迫使这列东方快车停了下来。第二天一早,一个美国富人雷切特死在了他的包厢里,被刺了十二刀,可他的包厢门却是反锁的。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案情似乎更加扑朔迷离......波洛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电影中布克认为在列车上工作的有趣在于因为一辆列车而使得彼此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可以相聚在一起,陪伴度过这一短暂的旅途。但令人细思极恐的是这列豪华列车中有十二名乘客竟然都与美国的阿姆斯壮上校有关系并组成了复仇者联盟蓄意谋杀同车的雷切特。侦探波洛层层抽丝剥茧,试图揪出这桩离奇案件的真凶。但当案情终于水落石出的时候,他却陷入了两难的抉择境地。因为通常的犯罪情况是在这许多人中只有一人是有罪的,而他面临的问题却是这十三个人中只有一人是无辜的。
波洛作为一名侦探,他始终坚信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的,他容不得世界的虚假。当他面临文明人以正义之名对恶人施行法外裁决,他是否应该在戳穿他们精心编织的谎言后将他们绳之以法?他们应该得到理解与原谅吗?甚至是他们应该获得道德和法律的支持吗?他们所站立的位置其实正是正义与罪恶之间的灰色地带。这部影片所要传达的主题使其观影价值得以凸显,它由单纯的破案升华成为对人性的拷问,而波洛所面临的两难抉择和良心的拷问也同样是我们所要深入思考的。
公正无私的波洛一开始难以说服自己,于是他将手枪放在桌子上,让这十二个人来做最终的抉择。要么扣动扳机让他永远消失来守住这个谋杀秘密,要么就是他们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影片最后波洛与自己的“正义“达成和解,我想有一部分原因是谋杀案的主要策划者哈巴德太太将拿起的手枪义无反顾的对准了自己的下巴并毫不迟疑的扣动扳机,试图通过自杀来为这场谋杀案画上句号,使得波洛突然意识到——正义与罪恶不是绝对的,罪恶的量刑也不该单纯的由法律来衡量,任何的法律都应该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撇开道德而只考虑法律会陷入另一种非正义的极端。 这个化名为雷切特的死者曾经绑架过阿姆斯壮上校的女儿,得到赎金后还残忍地将其杀害并如愿以偿的逍遥法外。当时的悲剧波及的不仅仅是上校一家,还有许多曾在上校家工作过的佣人。这场悲剧并不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被淡化,因为失去亲人的伤痛无法靠时间去抚平,而复仇的决心也只会随着时间的逝去有增无减。深陷其中的这十二个人,这么多年所承受的煎熬和为了复仇所作的种种努力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想象和承受的。
我始终认为人是理性和感性共存的动物,而感性有时候恰恰就是人道主义的关怀。我们生而为人,如果一切都按照理性行事,奉行非黑即白的原则,那这世界无疑是冷漠无情的。如果我们一味追求事实真相而忽略道德动机,那所谓的正义还能称其为正义吗?这跟站在法律的制高点去审视一切毫无二致,甚至会有从极端正义转向非正义的危险性。世界上的一切都没有绝对的量化标准,正义与罪恶也是如此。
影片最后,火车停在隧道中,众人沉默端坐,让人联想起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波洛呼之欲出的真相在法理与情理之中挣扎,最终他与自己和解了——决定选择理解这十二个人,并希望他们重新生活。
列车进站后他向警方提供了第一种死者被凶杀的“实情”。 如果是你,你又会如何抉择?我想波洛的选择同样也是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