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可以问一个问题吗?我的孩子,现在已经11岁了,但是到现在还经常咬指甲,你说该怎么办?”
“你家宝贝是男孩女孩啊?”
“女孩。”
“你对她的管教严厉吗?”
“还好吧,小时候经常打她,现在有时候也会打,不过已经很少了。”
这是好几年前我接到的第一个爱咬指甲的孩子的案例,竟然是在一个跟亲子和家庭教育关系不大的课程上。我记得那是一个职场人士的减压课程,那个课下提问的学员还带着些许羞涩和避讳。
后来不管是在培训中,还是平常跟家长的沟通中,都常常遇到因为孩子咬指甲而困扰的家长。“我的孩子指甲就没有剪过。”“每次他咬手指甲都制止他,一点儿不管用。”“我想我的孩子如果可以把脚搬起来,估计脚趾甲都不用剪了!”······他们的孩子在三、四岁到十几岁不等。但有相似的地方是,这些家长往往都是对孩子要求极其严格;或者本身背负了很大的压力,个人情绪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有经常打骂孩子的情况。
在最早获得知识阶段,心理学上的说法,咬指甲的孩子有很多的焦虑情绪没能处理,也有说法是他们内在有攻击性无法表达,他需要用咬指甲来缓解这些情绪,或者让自己得到暂时的平静。
尽管不能以因果来解释孩子的某些行为,但家长的情绪状况、跟孩子的互动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现却有明显的相关性。
1、对孩子要求严格的家长
有些家长给孩子的言行设立了很多条条框框,这些规定往往是家长按照个人期待的样子去要求的,但也有往往是按照自己一时兴起去要求的,并每每嘱咐孩子一定要做到某个程度。要求在不断增加,越来越严格,孩子的个人空间也就不断的在缩小,在固化。那些想要冲破这层层禁锢的力量,想要对抗家长而不能的压抑,逐渐累积成一个难以释放的东西。
2、个人压力大,情绪问题严重的家长
压力和情绪常常是被一起提及的,因为压力大的时候会引发很多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如果处理不掉,也会影响个人对压力的感受程度。这就要说回到开篇提及的那个案例,那个提问的学员是一位爸爸,他的职业给他带来超出常人的压力。但他的个性是比较内敛的,对自己也有些压抑的部分,因此个人处理情绪的方式非常少。也是因此,在外面解决不到的问题引发的情绪,不自觉的带到了跟最亲近的人交流当中。在他因为个人情绪控制不了自己打孩子的时候,就是将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除了在承受着爸爸的情绪同时,自己也会在跟爸爸的互动中存有许多恐惧、愤怒、担忧和爱恨交织。
孩子越小越会通过一些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内在处理不了的东西。因此孩子咬指甲,是在试图咬掉那些他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情绪,那些他处理不了的矛盾。
那么对于孩子的行为,如果我们只是把它看做问题,想着如何加以纠正,往往不能起效。而当我们把它看做是孩子对家长的一个提醒,严重的就是给家长出示的求救信号,才能找到根源和解决之道。
就像这些咬指甲的孩子,基本上所有的家长都会说,为这事儿不断提醒孩子,甚至批评孩子,大声呵斥孩子。其实孩子咬指甲本身就是因为处理不掉的负面情绪,如果在他咬指甲的时候家长再去批评、恐吓会增加他的情绪,反而加重了咬指甲的行为。
只有家长发现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时帮助孩子学会疏导自己的情绪;减少对孩子的不必要的规则和要求,同时对孩子咬指甲的行为采取忽视的态度。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孩子减少咬指甲的行为。
还有必要补充的是孩子的咬指甲行为如果是突发的,需要了解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同样不要单纯对孩子的行为去做工作,而是要去解决掉那些事情的影响。
当然,孩子的行为从来是个性化的,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分类或提取特征是为了方便提醒各位家长,具体的情况还是需要做出具体的分析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