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教师”激活乡村教育
——河南试点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纪实
2021-04-25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2020年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政策着力点聚焦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层面上来。乡村要振兴,教育当先行。对于乡村教育来说,推行10多年的特岗教师计划补上了乡村教师数量的短板。而正在进行试点的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则是要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质量。”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说。
2019年3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安徽、河南、陕西、甘肃4省实施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为中西部乡村地区造就一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
作为全国4个试点省份之一,河南选取了濮阳、三门峡、新乡、信阳、周口5个省辖市先行试点,在两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为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实施中出现的多重难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河南答案”。
五级联动
层层传导动起来
“优先安排乡村首席教师参加各级骨干教师提升培训;将乡村首席教师工作计入单位教学工作量,折算成学时,并纳入当年度继续教育总学时……”2019年5月13日,河南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濮阳等5个试点市,并对试点工作推进中的保障措施提出明确要求。
通知印发后,几个试点市迅速行动起来,分别成立了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教育局分管教师教育工作的副局长任组长,全面推进试点工作。
“先确定试点县,再制定细化的遴选标准,接着通过自主申请、学校推荐、乡镇中心校遴选、县级审定、市级复审备案、省级审核公示等程序进行遴选。”三门峡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许颜卿介绍,“经过遴选,全市共确定了44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育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基础学科教师,担任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
与三门峡进度相仿,其他几个试点市同样也在稳步推进,至2019年8月,全省5个试点市的27个县(区)共遴选出684名优秀教师为首批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
省级层面发文、市级层面推进,各试点县则对工作进行了实践层面的细化。濮阳市濮阳县成立工作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岗位管理办法,南乐县出台了工作室考评办法……各地积极探索试点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在濮阳县文留镇中心校校长侯新让看来,省、市、县都在顶层架构上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而中心校能为乡村首席教师做的就是提供服务:“为首席教师及工作室成员提供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想方设法为他们打通更多展示教研成果的通道,做好保障。”
乡村首席教师所在的学校也是推进工作中的关键一环,那该如何激发乡村首席教师设岗学校的责任与活力呢?
2020年4月27日,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建设指导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方案》),除了细化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和评估标准,还明确提出,乡村首席教师所在学校即乡村教师发展学校,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各乡村首席教师设岗学校都逐步结合教师个人阶段性专业发展目标,指导每名教师制订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专业发展计划,并有计划地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同时对连片教研、协作教研、结对帮扶等工作也作出规划……
省、市、县、乡、校——就这样,每一级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宏观到细节,对乡村首席教师工作进行精心设计,一个推动乡村首席教师试点工作落地、落实的五级联动机制逐渐成形。
多措并举
工作室建设快起来
独行快,众行远——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黄金定理。单靠乡村首席教师一个人不行,要发挥集体优势,这就需要一个比学校要小,但比个人更有力量的团队——工作室。
“依托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和乡村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指导方案》明确要求了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的建设。有了工作室这根“小杠杆”,撬动首席教师自我激发创新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主动性,便有了支点。
各地纷纷开启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建设——
没资金?拨资金!濮阳市南乐县按照每个工作室10万元的标准,投资建设了25个工作室;濮阳县投入资金300万元建设工作室48个,在教师节表彰中,享受县政府特殊津贴教学名师的表彰名额坚持向乡村首席教师倾斜,每人奖励3万元;三门峡市陕州区、灵宝市等地也都针对域内的工作室拨付资金,投入了数十万元购置办公设备……
没团队?组团队!按照《指导方案》要求,首席教师任主持人,是工作室的第一责任人,再从校内外选聘4至6名骨干成员,自主双向选择,并实行动态管理,接受主持人工作安排,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没规划?做规划!以工作室为主体制定相对合理科学的制度和职责划分,结合工作室建设实际和职责任务,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工作室各项活动规范有效开展,并对主持人、核心成员制订三年总体发展规划,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
“资金、团队、规划、制度作为工作室建设发展的关键元素,需要打破边界融为一体。赋能于工作室,让主持人有价值感、使命感,让工作室核心成员有认同感、归属感,让工作室普通成员有参与感、存在感,实现乡村首席教师发展创新、辐射引领的效果最优化。”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处处长李松原说。
由浅入深
教研内容实起来
“教学经验多,但教研经验有限,组织、带领教研的经验更少了!工作室教研,研究啥?”这是工作室刚筹建时,身为工作室主持人的濮阳市濮阳县徐镇镇昆吾社区小学教师杨承每天最发愁的事儿。
“不仅杨承,濮阳县48个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都有这样的困惑。”国培专家、濮阳县第一中学校长申建民告诉记者,针对这一难题,他们探索出了“七个一”模式,对教研的形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即同读一本专业书、每人一节展示课、同研一个小课题、每周半天研讨会、每周一次网研会、每月一个展示会、每人一份规划书。
开头难,那就用同读一本专业书切入——杨承要求工作室成员仔细研读的第一本书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随后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都是语文学科教师,通过共读这本‘行业标准’拉齐步调,在沟通中发现教研切入点,再展开深入探讨。”杨承介绍道。
在濮阳县,全县48个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教师发展共同体积极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工作室成员全程参与问题诊断、确定主题、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与“七个一”深度融合,建立校本教研新常态。截至记者采访时,该县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累计开展活动500余次,扎实有效。
南乐县更是将工作室教研工作夯实到每一天,要求工作室做到三年有规划、年度有计划、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话题,活动有方案、方案要实施、实施要总结、总结要提升。
让灵宝市焦村镇第一中学教师张焕霞没想到的是,她和工作室成员教研的成果竟然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和赞赏——在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上,张焕霞与工作室成员将工作室的点点滴滴通过精心编辑,每周有计划地推送3至5篇稿件,在朋友圈分享后,反响热烈。
“为了让工作室教研更有实效、更具体可观,我们要求每个工作室开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将每一期的教研成果发布出来。通过网络平台的公开展示,敦促每位工作室主持人带领工作室成员把教研做实、做好。”许颜卿说。
今年3月,河南乡村首席教师系列微信群成立,每天都有数十位首席教师在群里分享其工作室公众号中的文章,气氛很是活跃,收到理想的传播和交流效果,成了首席教师们的“网上家园”。
“里应外合”
教学教研水平高起来
“如果工作室成员水平都差不多,而且长时间没有高层次的引领,那么工作室的教研很容易就变成了‘萝卜炖萝卜’式的教研。”作为濮阳市乡村首席教师岗位计划的指导专家,濮阳市第五中学教务处主任、中原教学名师丁桃红在多次调研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后,有了这样一种担心。
为了避免这样的“陷阱”,实现乡村首席教师的持续发展,强化乡村首席教师能力素质,2020年,河南省教育厅列支经费400余万元,依托省内师范高校进行了系统业务提升培训,进一步把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推向深入。
除了全省统一培训,各地也都重视乡村首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将乡村首席教师培训纳入全县教师培训培养体系和培训规划,加强乡村首席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校本教研组织、指导、培训等能力建设,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乡村首席教师进行培训培养。
“每周都有线上和线下的教研指导,同时也在让工作室主持人跟进课题研究。”濮阳市开德小学副校长、中原教学名师何风彩作为濮阳县文留镇王爱红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的学术顾问,对工作室进行“一对一”的专业化指导。
这样的一对一指导并非个例。为了实现对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的持续性、高水平引导,濮阳县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专家、名师担任首席教师工作室学术顾问,共选聘市级学术顾问6名、县级学术顾问76名,加强对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业务指导……
此外,濮阳县还在教师培训体系之外开设专门项目,先后邀请河南大学教授魏宏聚等国内知名专家来到濮阳县,对乡村首席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梯级教师发展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南乐县先后组织36名乡村首席教师赴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进行以“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为主题的高端研修……不过,总体来看,各地的培训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提升、优化。
“平时,通过网络平台远程培训、指导、交流;学期中,协调、组织名校跟岗实习;假期中,到省内外参加长时间、高级别培训……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教师工作情况,建立一个高水平、全方位的培训体系,实现乡村首席教师的全方位成长与提高。”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处二级调研员田少辉告诉记者。
辐射带动
让更多教师跑起来
一个乡镇的教师有很多,可乡村首席教师有限,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的成员也不多,如何才能实现“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当地乡村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目标呢?
调研发现,各地各工作室基本都以乡村首席教师为核心,形成了本乡镇区域学科教师的发展共同体,带动本乡镇或学区的教师教科研工作,但各地做法不尽相同——
卢氏县,位于秦岭余脉的伏牛山区,受地形影响,在这里,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成员遴选不局限于本校、本乡镇,而是根据地形地势把周围乡镇学校的教师也纳入其中,工作室的核心成员来自周围不同乡镇,每周一次聚集在一起共同开展教研学习活动。
南乐县通过有乡村特色的“168”模式实现辐射带动,即1名乡村首席教师带领6名核心成员,1名核心成员引领8名一线教师,以本乡镇为原点,尽可能地把周围乡镇划进辐射范围。
信阳市罗山县对乡村首席教师送教下乡作出了明确规定——小学教师每学期至少两次,初中教师每学期至少一次,实行本乡镇强校带弱校,每名首席教师负责联络一所村级小学,提升薄弱学校的教师教学业务能力。
新乡市卫辉市刘海华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筹划了每月一次与兄弟学校的“手牵手”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同课异构、赛课展示,同一个舞台上,碰撞出不同的成长火花……
“各地都探索出了一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召开全省乡村首席教师工作现场推进会,推介各地优秀经验做法,推动乡村首席教师试点工作继续向深、向实。”田少辉说。
“我是一名特岗教师,期满后我还是选择留在这里,不只是对这片土地有了感情,更是觉得在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里获得成长的机会更多。”年轻女教师赵珊珊,是濮阳县文留镇东王庄小学教师,也是王爱红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面对记者,赵珊珊面带微笑:“我现在好像越跑越快,工作没几年就加入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团队当中了,以前根本不敢想……”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河南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工作成效逐渐显现——这样的成效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也不是一个个罗列的奖项,而是一名名普通的乡村教师获得真实成长之后流露出的满足笑容,是一个个决定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师资队伍保障的坚定信念。(本报记者 刘肖 教育时报记者 庞珂)
(责任编辑:俞曼悦)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