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课结束后,就进入“文本分析课”。文本分析需要一篇一篇地进行,文本分析课也是如此。《赤壁赋》《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都要一篇一篇地做文本分析,分析这个文本的语义内涵,分析文本的内部结构和思路,最终理解这个文本的主旨。文本分析,就是要对文本实现还原性理解,它想表达什么意思,我们如何看出它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文本分析课,就是带领学生去扎扎实实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整合文本的信息,得出文本的主题。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必然存在文本分析课。尤其是以现代语文为语言形式的文学文本的阅读,文本分析工作很重要。古人写诗会玩含蓄,“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志这东西本来就模糊,所以诗写得模糊一点是正常的;但古人写文章通常比较老实,写文章所玩的更多的不是情志而是理智,所以就会追求“辞达而已矣”。古典文本的表达,意义的能见度通常都是较高的。现代文本远比古代文本复杂,人心不古,且有西化,文本中时常会有一些埋伏。关于这一点读读鲁迅或莫言就不难明白了。
教材上的文学文本,主要是散文和小说。这两类文本往往都具备理解的难度,尤其是小说。小说是形象化的,它的基本方式是以现象来折射主题,你需要有眼光才看得到现象背后的东西。没有眼光,缺乏分析和透视,你读了鲁迅也未必懂得鲁迅。眼光,是可以通过思想的积淀和分析的训练得到提升的。
文本分析课要全神贯注地聚焦于文学类文本。
那些知识类文本的单元,基本上不需要文本分析。我的观点是:语文教材上,根本不需要出现说明文。《看云识天气》这种文章,应该在地理课本上出现,不应该在语文课本上出现。《喜看稻菽千重浪》应该印在生物课本上,不应该印在语文课本上。学生学习生物,难道就不需要关于植物的遗传、杂交的知识?袁隆平这种情怀,不正可以鼓舞那些热爱生物的学生为国奉献吗?生物课本是这篇文章最合适的位置。语文课本上如果一定要有说明文,那就选用跟语文知识与能力相关的说明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阅读材料。即便是这种说明文,也不用进行文本分析。“说明文就是说得很明白的文章”。说得很明白,还要你讲什么?语文学科如果讲多了说明文,一定会损害。学生需不需要读说明文?需要!现在是信息时代,需要有信息的提取、整合和加工的能力。
语文学科的范围,是语言、文章、文学,以及与此三项相关的审美和文化。谈论语文,要限定在这个有限的范围中。阅读课型中对文本的处理,也要从这个角度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