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一起访问了印度的时候悄悄去了泰姬陵,拍了一张合影。泰姬陵是忠贞爱情的象征,很多人以为这就是一张秀恩爱的观光照。
直到有人翻出了24年前的一张老照片。1992年,戴安娜曾经到访印度泰姬陵,在这个象征永恒爱情的建筑物前留下了一张照片。
24年后,威廉和凯特在印度访问的最后一天,他们选择的访问地点,依然是泰姬陵。威廉王子选择和妻子凯特坐在戴安娜当初坐的同一个位置,照下了这张照片。
以上是我今天读到的一篇文,戴安娜王妃发生车祸离开时,威廉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貌似已经长大,可以抗住悲痛带着弟弟默默地送妈妈最后一程。可是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拒绝在公众场合谈论自己对于母亲去世这件事的悲痛,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打破承诺,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种悲伤你永远都不会摆脱,你也清楚生活将被永远改变。在过去的这些年,我没有一天不去思念失去的那个人。时间也许能让我接受现实,让我重新发现过去那段日子里最珍贵的回忆。”
他送给凯特王妃的结婚戒指正是他母亲最喜欢的那一枚蓝宝石戒指,他的女儿出生后给她取的中间名就是“戴安娜”。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母亲表示最真挚的思念。
皇家有皇家的礼仪,普通大众有普通大众的表达方式,母爱从来都是一样的,我想起前不久一个当老师的同学发的朋友圈图片
再幼小的人儿也会表达对母亲的爱。我不禁也想跟着往下接:母爱是一个火盆,靠近了烤得太热,离远了又觉着冷。
自媒体里有很多“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你眼中的自己和你妈眼中的你”之类的搞笑文章,利用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不同碰撞出火花和笑点,几乎每个看到的小伙伴都默默地中枪了,那是因为每个母亲都是这样无一例外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无独有偶,今天果壳网上的一篇文章又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每个人同母亲紧密连接的原因。
从襁褓时代耳边的低声细语,到长大后电话另一头的叮咛嘱咐,母亲的嗓音可以说是我们一生中最难忘的声音。而妈妈的声音对孩子们的大脑而言,也有非同寻常的影响。近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孩子的大脑对妈妈的声音有着特别“强烈”的反应:与陌生女性的声音相比,妈妈的声音能更强、更广泛地激活儿童大脑中的多个脑区。
瞧,我们对于母亲的依赖和喜欢是有充足的科学依据的,它贯穿于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怎么没有看见有研究爸爸的声音的?
岂止声音,妈妈的脚步声都能给你的大脑强烈刺激,并且触发关电视、拔电源、藏好零食、摊开作业本等一系列条件反射动作,速度难以置信……
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这些声音突然都消失了,再也听不到了会怎样。所以不要问我有多爱,我永远也不知道有多爱,直到你离去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