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子百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庄子,在古今中外阅读过的所有作品中,最难忘的莫过于《庄子》一书。不仅是因为他的文学价值,还有他的充满幽默风趣而富有人生哲理沁人心碑的一个个寓言故事,以及他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观和生命价值观。在他的眼里,名和利全是过眼云烟,生和死犹如春夏秋冬的转换。
庄子的名利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古今中外,有几人能看透名和利?职业生涯中,无论在国企还是在私企,人们难以脱身的就是利益的纷扰和困惑。常常因为职称的评定,岗位的选拔,职位的晋升,以及绩效工资的考核和生活福利的待遇等等因素使人们陷入困顿、困惑甚至无限的困扰之中。
可是“利”这个词是困不住庄子的心的,魏王多次要重用他都被他一次次拒绝了。他认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顺其自然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才会活出心安理得。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对利不屑,同样对名亦如此,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所以,尽管他有超常智慧,但他不愿多说。
庄子的生死观
死亡历来是世人所不能接受的。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晚年为了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而荒废朝政,追求永生。汉武大帝刘彻到晚年也是为长生不老而四处求仙炼丹药。从古至今,追求永生的人数之不尽。不用说那些名人,就是平常老百姓,哪一个不怕死。但是,面对生死,庄子却说出了:“生死,命也”
庄子妻子死时,他两腿伸直坐在地上,鼓盆而歌,也许,这在常人来说难以接受,但对庄子而言“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是跨过了怎样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呢,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但是,庄子对待“生”却是以诚相待,严谨认真的。他身体非常好,而且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不像我们很多人对生活不负责任,胡吃乱喝,无节制的加班熬夜,还有精神上的污染等因素造成体弱多病,郁郁寡欢。相比之下这是何等的讽刺。
庄子的情感观
著名的“相濡与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名言正是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原文是海水干了,二条鱼相互用自己的唾沫舔着对方的嘴唇来生存,这看起来故然感动,但庄子看来,与其这样艰难生存,还不如放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生活,哪怕忘记对方。
这个故事对生活在今天的常人来说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警醒吗?曾经一个朋友跟我讲过发生在他们单位的一对夫妻,男的与岗位上一名女同事因工作原因经常在一起加班加点,久而久之成了较要好的朋友,同时也引来了世俗的流言蜚语,这妻子便认定了是要破坏他家庭的一对狗男女,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夜深人静时把男人杀了……之后在翻男的日记时才知道他们原本只是普通朋友关系,可是为时已晚,酿成了终身大错。
庄子的情感观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
庄子的生存观
庄子对生存的态度: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他认识到了生命的短暂,才让他去把握每分每秒,去乐生。
庄子的生存观主要体现在他的《逍遥游》作品中:北海能养大鲲得益于长年累月的积厚,人在奋斗中,若想一步步提高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在现代社会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所以现代社会同样要树立持之以恒的积厚人生观,
庄子逍遥游的思想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所留下来的瑰宝,它既有轻名贱利,积厚,豁达等积极人生观的一面,又有隐世,心如止水等消极人生观的一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现代人生观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庄子的挫折观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生活的变迁所造就的,在庄子的寓言故事里,他借用了一个个身有残疾或外形丑陋的怪人,来展示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在《人间世》中写过一个叫支离疏的人,在《德充符》中写过一个叫衷贻它的丑人,用充分的事实列举了他们面对生活的艰难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和坚忍不拔。相比我们有着健全四肢的所谓正常人,倒觉得真正内心残疾的恐怕不是他们。
庄子在《逍遥游》中的“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对自己认定的就要坚持到底,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反对。
苍茫世界,浮华人生,当我们身心疲惫打拼生活时,当我们不辞劳苦追逐名利时,当我们应接不暇面对挑战时,当我们抑郁失落逃避困境时,读庄子,是对我们内心一个最好的安置。读庄子,使我们浮躁的内心归于平静和淡然,让我们清醒,让我们悠然自处怡然自适。难怪傅佩荣教授说:真正读懂庄子,你就会明白世上总有路可走!
作品简介:通过研读《庄子》一书,深深感受到庄子在名利观、生死观、情感观、生存观、挫折观等方面的的人生态度和生存哲学及他的思想境界,以此引领我们淡看世事、乐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