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3,阴天有雨
第三次听《教育心理学》课程,老师讲的非常好,不记下来就浪费了……
早上完成手头上的工作就来到教室,今天老师讲的内容是发展心理学。这要介绍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发展心理理论。
皮亚杰讲认知发展分为了几个阶段,首先是0-2岁的婴儿时期,他称之为感知运动阶段。这个时期的baby一开始分不清自我和客体的关系,皮亚杰认为这是叫客体的永恒性,0岁的baby认为外界是自我的延伸,只有到三个半月到一岁左右才能获得客体永恒性,这标志着能将自我与外界物体分离。到了18个月到2岁阶段,baby的自我意识就逐渐形成,能从镜子里分清自己,其中一个著名的脸红实验就是把一个baby放在镜子前面玩,趁她不注意把她的额头或鼻子上抹一点红颜料,如果baby指镜子说明她还不具备自我意识,分不清楚自己,如果第一反应是指自己就说明她已经具备了自我意识。有些动物也具备这种能力,比如海豚。当小孩有了这种能力后就会有因果概念,动作就会具有目的性,大人可以在baby这个时期多给予丰富的感知,玩具和动手操作的游戏。
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具备直觉思维,比如我们常说的青梅竹马,一根竹竿就可以想象成一匹马,其实就是一种表象思维,象征性思维阶段。2-3岁左右的小孩子就开始喜欢玩一些角色扮演游戏,比如芭比娃娃,医生病人等等,将自己设定为某个角色,这种游戏其实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经验。
在这一阶段老师还讲到了思维的集中化和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时的儿童出现了守恒观念,思维去自我中心化(换位思考)和能够进行传递性推理。
第四阶段叫做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处理抽象假设情境,解决问题的尝试具有系统性(验证假设),在发展心理学上每上到一个台阶就会产生质变,阶段性和连续性会形成统一,这时期的孩子不仅关注思维结果,也关注思维过程。皮亚杰认为教育应该是适应发展,而不是超越发展。每一次过早地教给一些儿童自己今后能够发现的东西,会使他无所创造,结果也不能对这种东西有真正的理解。
皮亚杰不主张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而是鼓励同伴影响法,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并且承认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用活动法和自我发现法来完成自我的建立和成长。个别化教育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也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面对不同学生的同一个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我们至今没有实现。而小组教学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教学方法,其弊端是少数人在学,而多数人在玩,责任分散,效率低。纵向评价是自我评价,现在比过去有进步,未来比现在有进步,而横行比较会让自尊下降。
维果斯基是和皮亚杰同一时期的俄国心理学家,他患有肺结核只活了38年,他的思想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影响,受马克思劳动工具启发,提出了心理工具的概念,认为逻辑、符号转化、概念、手势、数字以及文字如同锥子、锯子之于木匠一般都是人们用来建构和看待世界的观念和工具。
老师讲到了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学习与发展的关系,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自己看书一样都是同化学习,通过一个实验分析了东西方思维的差异。
依附和依恋是你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是安全感最初的建立,影响日后人际关系。母亲是一个人的安全基地。
维果斯基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理论是最近发展区ZPD,这是他与皮亚杰最大的分歧,他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育创造了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小学老师常说的:跳一跳摘桃子。
最后老师讲到了教学支架概念,开始老师提供较为多帮助支架,学生自主学习的比较少,随着时间的发展学生逐渐独立,越来越多的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的内容有点多而杂,我只是做了一个课堂记录,今后还需要深入研究和学习,并思考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不足之处请各位多多指教!(中午1:43,老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