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爱国名将岳飞,我们自然会想起他的“精忠报国”志向,他的“还我河山”呐喊;想起他的岳家军,在朱仙镇的战役中,仅用五百人就击败了金兀术的十万大军,使得金军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想起他的廉洁奉公,岳云曾多次立奇功,但从未将其名字上报请功,理由是:“父亲教育儿子,怎能让他急功近利呢!”想起他和将士们在看到胜利的曙光时,高兴地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却不料,在此时接到了退兵的诏书。
鲁迅先生曾说,朱仙镇离汴京只有四十五里,四十五里,只是轻骑兵不须两个时辰就可以跑完的路程。但是这四十五里却成了岳飞永远也无法跨越的距离,也成为南宋朝廷永远也无法跨越的距离。
此时,正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洗雪靖康之耻,恢复被占河山,胜利就在眼前了,怎么能退兵呢?岳飞实在不甘心!夜深难以入眠的他,愤然写下了《小重山》一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明白,在自己钟爱的国度,最锋利的箭,往往不是来自敌营,而是来自背后。当奸臣秦秦桧的毒计得逞,英雄岳飞,骑在马上,望着近在咫尺的故都,忍不住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宋史•岳飞传》说:“从西汉至今,像韩信,彭越,周勃,灌婴那样的将军,各个朝代都有,但是要寻找像岳飞那样文武全才、仁智双全的人才,却是很困难的。史书说,关羽精通《春秋左氏》,可是他没有文章流传,而岳飞北伐,军队到朱仙镇,皇帝下诏班师,岳飞自己写奏章答诏书,忠义之言,流出肺腑,有诸葛孔明之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全才,却被昏君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因岳飞之奇冤,南宋朝廷将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从此,岳飞这个名字就成了一个象征,一个矢志报国,殒身不恤的象征。那首激励过一代又一代无数爱国志士的《满江红》,在中华大地上,一遍又一遍被唱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