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茶乡的名字,还是炎炎六月。茶乡不是乡,是一个小县城。茶乡不大,以茶盛名。说起她的茶,初来乍到的我尚且还知之甚少,其实除了茶,她的火,还得益于她背后的红色底蕴。她是当年红军驻足的地方,在这里,红军写下“为独立自由领土完整的苏维埃新中国而斗争!”的铮铮誓言。七月,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我来到了茶乡,开始了与茶乡的故事。借着青春正好,我慢慢品读茶乡的点点滴滴,也想写下这生命中独特的邂逅。
从七月到茶乡,连日的大雨让少数艳阳天显得更加惹人喜爱。难得的周末,褪去上班的疲惫,窝在家中享受着身心的放松,突见地板上几缕穿透窗户照进来的温柔阳光,噌地一下坐了起来,拿起钥匙便飞奔出去,买了一杯咖啡,慢悠悠地沿河边散步,感受着这座小县城。嬉戏的小孩、舞动的阿姨还有河边垂钓的叔叔,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走出了家门,去感受难得的阳光。我漫无目的的走着,任由微风吹乱我的头发。突然,我意识到,这座小县城,少见年轻人。这是为什么呢?作为年轻人的我,突然感到一丝悲伤,想起火遍全网的热词“县城文学”,其是综合了短视频、图文、音乐等多种表达样式的影像风格,影像所呈现的是发生在县城里的故事、场景。那种故事,大多是将“看不破,走不出”凸显出来的“衰败”离歌,那种场景,也大多都是压抑的灰色调。但是,小县城真的就是那样的吗?诚然,小县城不如大城市经济发达、生活便利、娱乐多样,但这么多天在茶乡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单位同事的关怀、陌生路人的微笑,这里也有着一份难得的舒适感。
其实,为什么看到满街大多是中年人、老人和小孩的茶乡,我会感到悲伤。那是因为我在想为什么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回到小县城了呢?这又让我联想到“孔乙己的长衫”,庆幸的是,我脱下来了。不是没有向上的追求,但我想,那些生我养我的小县城,更需要年轻人的力量。而我也愿意,去与那些小县城拥抱取暖。
当然,在大城市和小县城之间,任何选择都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无论做何选择,留住乡愁的永远是小县城,这份乡愁是礼物,温暖着每一位在外的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