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的角度来说,为了挫败敌人,任何计划都必须考虑对方的实力。克服这类障碍最有把握的办法是制定一套能适应环境、随机应变的计划。如果想要保持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又不放弃主动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沿着一条本身提供了备选目标的道理前进。
德鲁克认为, “管理者有别于他人的最重要角色,就是他的教育职能。”“赋予他人愿景和执行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唯能寄望于管理者完成的任务。归根到底,管理者的定义就在于愿景和道义责任。在职务任命时,管理层必须表明自己早已意识到,正直是管理者必须具有的素质,管理者天生就应该有这样的品质,不能指望他上任之后再培养出来。
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是未来管理者“7项新任务“中的首要任务。只要把未来绘测出来,它就必然发生。在一个稳步发展,技术成熟、市场开放的时代,目标管理是自信的表现。德鲁克想表达的概念是: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即要有自上而下的目标设定,也要有自下而上的员工支持,让员工的目标体现组织的整体目标,让整体目标中包含每个员工的目标,让员工根据组织的目标自行设定自己的目标,从而将知识工作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汤森的观点及时而准确:管理者可以是专业人士,但不能把自己看成是永远正确的超级英雄。
根据明茨伯格的描述,战略制定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战略源自综合;
*它带有预见色彩,是非正式的,而非程式化、形式化的东西;
*它依赖于发散性思维、直觉和潜意识,正是如此才能令得创造力爆发,形成新发现;
*它没有规则,出人意料,妙手偶得,讲究直觉,颠覆了稳定的模式;
*它把管理者视为灵活的信息操纵者,善于利用机会,而不是独断专行的指挥者;
*它是在断断续续发生变化的不稳定时期完成的;
*制定战略的方法是视野广阔,富有远见,靠众多有能力尝试又能进行综合的成员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