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意义上,时间就是选择。
最后的最后,坏女孩没有走四方,好女孩也没有留故乡。
part1:每个安生,都是七月丢掉的另一个自己
安妮宝贝作品里最耐人寻味的大概还属《七月与安生》,一扇灵魂,劈成对半,性格迥然不同怀揣着些许对峙意味的两个女孩,恰恰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七月的稳妥、温暖、和对平衡的追求,对应着安生的勇猛、孤独,以及在人世情爱中那股偏执的感性之源,合起来完整诠释出了人性对于未知的好奇。
+7眼里,2010年之前的我,就是七月那样的乖孩子。
而她呢,自然是比安生还要活得妖精。
我们的高中是在镇上最好的文科尖子班里就读,升学上来的同学,多半是来自各个学校里出类拔萃的那部分。分班之初,我最忐忑的就是,万一分个无趣书呆子和我坐同桌可怎么办?直到座位名单落实,+7甩着一头长长而轻薄的葡萄紫头发走来,书包扔在座位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看着眼前这个女孩,我简直觉得不可思议,在这所教条森严的学校里,连涂指甲都会被当众点名批评,她竟然敢染头发耶!
近看一些,她还画了狭长的眼线,大地色眼影,嘴唇上轻微点着面状物质的复古口红,整个人就像是苍白教室里浓墨重彩的一记耳光,摔醒了少女沉睡的灵魂。
没错,这就是青春期里坏女孩的典型模样。+7上课从来都没做过笔记,比起和文言文斗志斗勇,她更喜欢躲在课本后端着小镜子画烟熏妆,一边描眉,一边问我,“好看吗?”,当时连BB霜都没擦过的我听到这话,猛然间觉得有些害羞,有些羡慕。
她是我活在幻想中不可触摸的另一个自己,放纵,大胆,随心所欲。她拥有和我平行时空里完全不同的青春,和陌生人打架,向循规蹈矩反抗,同学校里最好看的男孩子在星空下接吻,眼睛闭起来的雀跃,比小说里写出的情节更令人心头颤抖。
每谈一段恋爱,她就会去打一个耳洞,忍着疼痛,直面事实的千疮百孔。
左耳三个,右耳四个,她把这一切记录在日记里,传给我。每个寂静的晚自习,看着她那有魔力的文字,我就忍不住在下面跟紧写下那些无可琢磨的情愫。
一来二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写完了好几个笔记本。
正是在这个阶段,我真正意识到自己对于文字的喜欢,源于它能帮我构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平静,而无从打破。这个世界很安全,无论我是以什么样的角色在此借住,都大可放心的行使一个小孩专有的权力。
而帮我推开人生这扇全新大门的,是+7。
除了文笔好,能写出另人匪夷所思又心动不已的句子,+7还画得一手好画,在我高中的教科书里经常能看到她的各种落款。我们两个经常在下午第二节课的时候,把头垂在木头桌子上,耳朵里放着周杰伦的《七里香》,任凭外面的阳光明晃晃从高空坠落下来,混着春日的草木气息,企图少年将蛊惑到远方去。
那是青春小说最为鼎盛的年代,封面精美的杂志层出不穷,小四的《悲伤逆流成河》被裹上“牛津英语词典”从第一排流传到最后一排,书的主人前来问讯下落时,发现已经被借往往隔壁班。
+7张扬着笑容,一脸笃定的和我说,“将来,我要去北京,去上海,逛胡同绕弄堂,只有那里有庞大的人流和霓虹可以承载我的梦想”。
part2:请以我的名义,继续守护你的梦想
高考之后,还没有报志愿之前。我头一次见到+7露出了忧郁的表情,向来都勇敢坚决的她,在面对家人施加的压力时,开始不知所措。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她的爸爸妈妈平时可以纵容她贪玩,但在关键性事情上却不允许她擅做主张。另外一方面,的确考虑到大人们越来越脆弱的身体,需要儿女时常照料,如果仅凭自己的喜好去做选择,会不会有点自私?
也许是吧。
人生的答案从来就没有一百分,无论我们选择什么,终归还是有得不到的遗憾。路路万千,只身一人,谁都没有孙悟空的分身术,所以就捡当下最要紧的那条路走好了。
9月份开学,我坐着火车穿越草原去往遥远的滨海城市,而+7留在省内,距离故乡不到两小时车程的地方,读工程造价专业。得知她没有选择文学或艺术的专业时,我的内心多多少少觉得有些惋惜,我比谁都明白,鸿鹄之志,志不在此。
她是文字间翩翩起舞的精灵,她是绘画里小心翼翼的诗人,她所有掬在青春里的梦想,时光里的憧憬,都绝对不是工程造价能四个字能给予的快乐。
刚上大学时,因为想家,我常常在舍友们都睡去的深夜,一个人跑到寂静走廊里给+7打电话。无论多晚,电话都会在嘟嘟五声之前被接起,两个阴差阳错被交换的灵魂隔着遥远距离,紧紧依偎在一起取暖。
她的大学生涯并不轻松,读工程造价的女生不多,平日里除了漫无边际的图纸测量,还需要偶尔去建筑工地上小小实习。有时候在深夜里对这一大堆的图纸和计算机,她也会突发奇想,在图纸背面写下一些随笔记录。而我呢,从小到大没有出过远门,在褪尽最初的新鲜感之后开始犹豫,当初留在故乡的是不是该是自己呢。
加谬说,人必须超越荒谬,才能在荒谬的生活中获得意义。
其实本质里我很清楚清楚明白,自己是很懒的那种人,懒的离开故乡,懒的适应新环境,懒的为生活去添火加柴。如果可以,我真的就很想窝居在一座偏隅小城里,春秋煮茶,隆冬喝酒,在方圆不过百里的地面上缓慢踱步,听风,看雨,赏夕阳,身边是几个亲密好友,远离城市无尽的喧嚣铺陈。可自打我决定离开故乡,去追逐内心那一抹不甘的梦想之后,就只能全力武装,奔赴战场。
我继续坚持着青春期里唯一坚持下来的小事——写作,从日记到杂志,从网站到铅字,时刻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啊。
记忆里那个躲在课桌后沙沙写着字的女孩,总是时不时抬起头,冲我笑,仿佛在提醒着,你千万不能放弃写下去呀。后来,我毕业工作,开始学着每天早晨出门前化妆,开始穿着高跟鞋穿梭在城市中央,偶尔同朋友们喝酒,也会酩酊大醉,在深夜无人的斑马线上蹲着失声痛哭,看起来不太像个好女孩。
过路的行人指指点点,逆着光,我却感受到来自时空背后的温热。
part3:坏女孩,走四方,好女孩,留故乡。
再见到+7,是在故乡的一处咖啡厅。
大家都已经过了做梦的年纪,面对彼此,却依然能甩掉成人间的各种客套疏离,瞬间热络起来。如今的她,不再如年少那般浓妆艳抹,白皙的脸庞之上洋溢着平静笑容,一张一弛,都是温婉女子的气息。反倒是我,眼线和睫毛膏被热气呵得晕花了脸,显得油光甑亮,怎么看,都和周遭的氛围格格不入,宛若刚刚从战场上嘶奔回来的热血小兵。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她心心念念的北京,她留在了我时常怀念的故乡。
恋爱,工作,买房,生活过得井然有序。
而我呢,在每一个鸡飞狗跳的加班过后,或者因为赶稿子而倍显焦虑的夜晚,看着+7发在朋友圈里和家人倍感温馨的场景,我就充满了羡慕。在外漂泊的日子,最苦不过下班过后回到出租屋,没有一口热饭菜,那个瞬间,最是想念故乡温热可口的饭菜。
+7听完我这番唠叨,也是哈哈大笑:“其实,我也很羡慕你呀。能见到那么多名人,能听到那么多有趣的故事,能见识在三线城市里压根没有的高科技,还能拥有那么多听起来就很丰富可爱的经历。最让我羡慕的,是你把写作坚持了下来……”
两个生活在平行时空的灵魂,相对自持。
其实想想,无论我们走什么样的路,最终都会成为彼此羡慕的人。电影里的七月和安生不仅敲点于爱情和友情之间,更多折射的,还有人性,建立在未知和好奇之上的生命力延伸。选择安分守己的,总会羡慕张牙舞爪的。选择沉默不语的,总会羡慕滔滔不绝的。反之亦然。
世间没有两全其美,所以愿你孤注一掷。
走想走的路,爱想爱的人,过你喜欢的生活。
那日,我过路上海,走在青苔密布狭细幽长的弄堂里,呼吸之间满是自由和生活相织的遥远气息,像极了那年,数学课上+7趴在桌子上为我讲述过的场景,就是此刻这般——不求最好,只贪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