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笼一词,是马来语kelong的音译。是传统渔家的海上高脚屋,是新马一带渔夫们古早的捕鱼方式。
想一想,坐落在蓝天碧海之间,抬头是白云悠悠,低头是海浪荡漾,吹着海风,沐浴着阳光,是不是很惬意浪漫。
劳动人民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如今看过去,却是有些人的远方和诗。
最初的奎笼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南亚渔民用槟榔树亚答树搭建成的,虽然固定在海上,是经不住大风大浪的。
奎笼立于海上,底下是木桩支撑,水里木桩之间铺有渔网,是渔民谋生的工具。
渔民生活起居都在奎笼里。他们需要运输淡水和生活用品到奎笼里,早些年没有电,他们过着简单质朴的生活。
六七十年代后,奎笼开始没落。
首先,奎笼的维护很费力。木桩在水里,不仅有日逐一日的风吹浪打,还有许多浮游生物的附着侵蚀,需要经常清理维修。
其次,守株待兔式捕鱼已经落后了,入不敷出。
一些奎笼开始转型,养鱼。在木桩之间布网,在网箱内养鱼,利用活海水养鱼。
因为是新鲜海水,奎笼的鱼没有土腥味,肉质鲜美,深受一些小资餐馆的欢迎。
然而随着整体环境的改变,大海经常出现红潮赤潮,就是突然出现大量的浮游生物,导致鱼群死亡,渔民损失惨重。
养鱼的人对鱼群差不多要定省晨昏的,晚上鱼睡了,他们也要看看,鱼儿睡得可安详。及时发现红潮,及时捞起会减少损失。
所以,奎笼养鱼的规模一般不算大。现在的奎笼多样化经营,已经不再作为养鱼谋生手段。许多人不是以此为生,经营的是情怀。
现在不少奎笼是利用大塑料桶作为浮游载体,奎笼靠着浮力随波荡漾,不怕潮来潮往。同样,也需要定期修理,清除浮游生物的附着。
新加坡剩下的奎笼不多,剩下的都是转型较好的。有在奎笼上开餐厅的,有在媒体上直播卖鱼的。在马来西亚和印尼,还开放奎笼给观光旅客的。可以去奎笼看日出日落,钓鱼、吃烧烤吃海鲜。
我第一次接触奎笼有好几年了,在龟咯岛住的海上木屋,相当于民宿度假屋,每家自己有船,送我们去看红树林,带我们去看人家奎笼养鱼。一行人一人捉个大鱼拍照,只是玩玩。当时走海上木板路感觉很奇妙,脚下的缝隙里波浪一波波涌来,你站着不动都觉得自己在乘风破浪。
后来去过一个网红的奎笼餐厅,大海上的茅草屋,应该说是大茅草亭。点了菜,人家捞起来鱼虾,你去验明正身,拍照留念。厨房是透明半开放的,操作在你眼皮底下。我们没有去看,只看着海,鱼蟹确实新鲜可口,一上桌,被三个孩子就扒得干干净净。
当然,奎笼餐厅的价格有点高,海鲜是货真价实的。
大海是我们向往的,海上木屋是我们眼里的诗,纯净自然。背后是先人拓展的生存空间和几代人和自然相处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