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魔最早、也是目前唯一一段异乡生活是在3岁前,魔爸魔妈等待着返沪的指标,期望着早日离开异乡。对个3岁的娃来说,全部的异乡生活都只存在于别人的回忆中:坐着网线兜兜绑好的救生圈,在海里泡脚;骑着小三轮,逃避午饭......
在记忆功能开始运作之后,就只有异地再无异乡了。在能够自主安排休假之后,离乡的经历开始多起来。然而,那些走过的地方我无法将它们称之为异乡。乡者,可以无乡音,可以无乡味,但必有乡土,必有乡亲。乡土,维系的是生计。初来时或许不易,经历一番的耕耘播种,收得果实的方能算站住了脚,有了机会把异地变异乡,站不住的,恐怕只能去下一个异地去大战一场了。乡亲,维系的是情感。打落了牙齿自己吞,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诉说的人,和这样的地方是很难培养出乡情的。唯有有了人情,才会对一个地方产生眷恋。
拜志愿填报规定所赐,小魔第一次认真考虑:如果背井离乡选个啥地方好?D都,师姐的病休返乡,彻底打消了前往的念头;包邮地区(当然,当时这词还没发明)太近;挑来选去,填了个毗邻东海的学校,惦记着海风和海鲜。搭着那年考分飙升的顺风车,小魔继续留在了故乡。
对异乡的初次体会来自于大学。同学们包袱款款地来,带着兴奋与好奇。不安,或许会有些些,但必然不会是主角,双十的年华怕什么?何况还有那么多的新乡亲呢。于是豆腐花有了咸、甜之分;脸盆是要一个还是二个;汤是要先喝还是后喝;散发着新疆味的各地方言是怎样炼成的。最初的几个月,陪同学去各种自己也许久不去的“上海”成了周末的保留节目。这里是他们的异乡,在这里求学、生活,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感受着当地的他乡烟火,按耐住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在没有手机的年代,电话卡绝对是高值易耗品),自小养成的习惯也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而今,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异乡的时间都已经超过了故乡吧,如同我们相识的时间马上就要超过未曾相识的时间了。
闺蜜的异地求学,第一次体会了背乡离别。开始还是好奇居多,毕竟是去特区嘛,那几年一些个流行的玩意都是通过她知道的,譬如各种电子设备,譬如the bodyshop。假期相会那是雷打不动的,延续下来,寒暑假变成了“伐开心”,以致工作后见我的次数一度超过了她家人。直到几年前,她决定再次返回异乡,离别之意变得不同了--这一次真的是要在异乡安定下来了。那我们就继续在各种异地相会吧:)
再一个月有个同学要离乡了。在这样的年纪再次选择离乡,在我还是一件很难下定决心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小到公司,大到城市、国家,跨出如此大的一步,虽然会不舍,更多的是相信,相信你会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