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个题目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学问题。一个人买鸡卖鸡反复倒腾,说明他是一个商人,既然是商人,就该在商言商。事实上,这是一个MBA课程题目。
说清楚这个前提后,我们再来看题目本身:
作为商业题目来考虑,必须看到这样两点:一、规避风险作出的让利;二、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好,根据这两点,我们来分别研究一下这笔生意到底赚了多少钱。
第一、单纯从账面上来看,第一次买鸡卖鸡最终盈利为9-8=1元,第二次买鸡卖鸡最终盈利为11-10=1元,总共盈利1+1=2元。而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这只鸡可以卖11元,那么就不经历两次交易,而是一步到位,盈利就该是11-8=3元。所以,两次交易之后,账面上实际少盈利3-2=1元,这1元钱就是规避风险作出的让利,因为如果不经历两次交易,你不会知道这只鸡会亏还是会盈,所以,这个是符合商业规则的,算是做到了利润最大化——至少从账面上来看是这样的。
第二、进一步从本质上来看,鸡还是原来那只鸡,未进行交易之前,手中的8块钱可以买到这只鸡。第一次交易之后,手中有9块钱,但是已经不能买到那只鸡了,必须借1块钱才能扩大经营。第二次交易之后,还清第一次交易借来的1块钱后,手中属于自己的实际上只有10块钱,但是那只鸡的价格已经不少于11块钱,如果要扩大经营,必须借大于1块钱的债才能购买,这样就会发现,自己距离购买鸡所需的钱越来越远。那么,从手中钱可以经营下去变成手中钱不能经营下去,而要不断借债,而且一次比一次多,这就严重亏损了。这种亏损就是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综上所述,生意肯定不能这样做!根据市场规律的运行情况,通货膨胀处于主导地位,那么要想在中间有所收益,必然是以高于通货膨胀速率的价格进行交易。如果两次交易时间相当,那么,第一次交易就应该至少卖11块钱才能维持正常经营秩序,第二次交易至少卖14块钱。推理如下:
第一次交易卖11块钱,赚11-8=3元,第二次以10元购买,则实际上第一次只结余1块钱;第二次交易卖14块钱,根据通货膨胀速率,第三次必须以12元购买才行,这样实际上第二次交易结余2块钱。也就是说,每次都能在前一次的基础上有更多结余,这样才会有扩大经营的可能性。
虽然一次性就卖11块钱风险很大,但是如果不这样卖,自己根本生存不下去,你所让利润实际上不是规避风险作出的让利,而是亏本甩卖。就算不想扩大经营,至少也必须是第一次交易卖10块钱,第二次交易卖12块钱才能填补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生意做到这份上,估计也很难养家糊口了。
表面上看,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算术题,一年级的小学生都能用分步计算的方式得出结论,第一次交易:8元买入,9元卖出,获利1元。第二次交易:10元买入,11元卖出,仍然是获利1元。那么两次累计获利2元。相信如果这是一道印在小学数学课本或者试卷上的题,批改的老师肯定是不会算错的,答案就是上面说的那样,然而这真是出题者想要的答案么?
其次,在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这是经济学的专业术语,有时候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有时候则是可以客观量化计算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有两个工作机会A和B可以选择,A工作的平均收入是月薪1万,B工作的平均收入是月薪5千,但是B工作相对轻松稳定,你选择了B,那么你这个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是1万元每月。
再次,回到这个卖鸡的问题上来,8元买入一只鸡,当市场价格到了9元的时候,此人可以选择继续持有等待上涨,但他选择了以9元的价格卖出,结果市场教训了他,因为价格已经涨到了10元,好在他再一次做出了正确选择,用10元的价格买了回来,并成功的以11元的价格卖出,再次获利1元。那么假如他中间不做任何操作的话,将会获利11-8=3元,但因为他错误的选择实际只获利2元,本该获利3元,结果最后才获利2元,那么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反而亏了1元。这里面的逻辑非常简单,我换一种方式描述就更好理解了,因为原本只要8元钱就可以拥有一只鸡,但现在你还想拥有同样的一只鸡的话则需要11元,假设你原来只有8元钱,那么你在10元买入的时候实际上手里只有9元钱,是买不起一只鸡的,那估计只好借贷了。
最后,在我看来,这道题答案是多少并不重要,如果是小学考试,相信大家都能给出“正确”的解答,但这道题的解答能反映出每个人对待投资的态度,是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的财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