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孔乙己的长衫”,这句话最近大家都不陌生。讲的是大学毕业生因为受不了职场的种种内卷纷纷跑去做保洁、送外卖、当服务员、甚至是打螺丝这样的体力劳动。而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无非是:不用动脑、不愿加班或者不愿与人交流。
被穿上长衫的我们
其实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反应是“好好的大学生,怎么就成了穿着长衫的孔乙己了?”。大部分中国的孩子们在18岁以前是没有选择的,没有哪个孩子会说他的梦想是做保洁、是送外卖,这样的梦想一定会被家长扼杀在摇篮里,我们的梦想只能是当科学家、当宇航员或者当大老板。所以努力读书争取穿上长衫是我们从小被选择的路。
可是过程并不容易
每个穿上长衫的孩子都不会忘记身上的长衫是怎么来的,是日复一日挑灯苦读来的,我们放弃了玩耍、放弃休息、甚至放弃了睡觉时间换来的。当我们低头对着书本一直读到大学毕业,猛地抬头发现原来步入社会只会读书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应对压力、学会抵抗挫折、甚至还需要学会忍让。虽然穿上长衫的过程并不容易,但是穿着长衫做个保持微笑的职场人更不容易,于是才有了那么多脱下长衫的人。
脱下长衫真的有那么好吗?
有也没有。
比起大部分的体力劳动,无论是从工作强度还是工作报酬,脑力劳动依旧是占据优势的,只不过没有经历过的人没有体会。就拿工厂打螺丝来说,我们认为的打螺丝不用动脑、不用交流、也没有KPI,这是多少人心目中完美的工作。可是你们知道吗?打螺丝确实不用动脑,可是需要几十秒打完一个螺丝然后就打下一个螺丝,这样不断重复8小时,然后重复一个月、一年、好多年。不能坐下、不能走神、不能打错、不能穿好看的衣服上班,是不会有人半夜让你加班改方案了,可是累了一天的你半夜耳边可能还会回响着机器嗡嗡声。
孔乙己那个年代穿长衫的还是少数人,而如今随着大学生的扩招,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起了脑力劳动,不可避免的脑力劳动者会越来越卷,而这样的劳动形式和强度早就不是我们想象中样子了。所以长衫虽好却也没那么好。
脱下长衫
支持大家脱下长衫的言论背后是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对职业选择的包容,是不同工种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将来的体力工作者可能又会拥有高文凭,这绝对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而是全民教育的普及,是社会的进步。
只不过眼下,如果有选择,我不鼓励大家脱下长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