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
自司马亮连着将两名宗亲排挤出朝堂后,贾氏一方的外戚气焰更盛,太宰司马亮又从未曾对此情况预先做出防备,反而因为楚王司马玮刚愎好杀,正准备撤去他的兵权(这次非但又要撤去宗亲一臂,更是把自己的老命搭进去了),遣其归镇,另起用临海侯裴楷代任。太保卫瓘也支持司马亮撤掉司马玮的想法。(为何不去避祸?是忘了此座可惜的事了么)
司马玮自恃有功,又怎肯乖乖地俯首听命?裴楷对此任命也不敢接受。司马玮下属长史公孙宏及舍人岐盛,平素行事无赖,却一直为司马玮所信任(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所以这次替司马玮设法,劝他去结好贾南风。
贾南风本就担心司马玮勇悍难制,阴怀猜忌,这次见他送上门来迁就自己,也就乐得为他去周全此事,也能将他留作自己的臂助,遂下诏令司马玮领太子少傅衔。
司马亮与卫瓘为没能撤去司马玮官职一事而忧心忡忡,没多久卫瓘又因为岐盛这人向来依附杨骏,之后反而攀咬杨氏,认为其人反复,其心可诛,不可不除,故欲请旨诛杀岐盛。
这岐盛听到风声后,竟奔往积弩将军李肇(见前回)府邸,诈称受了司马玮之命,前来举报司马亮和卫瓘有废立惠帝的图谋。李肇当即把岐盛所言之事转达给了贾南风。贾南风之前就为了‘此坐可惜’四个字而深恨卫瓘,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下手。这次更因为卫瓘与司马亮共同执掌朝政,自己仍不能随心所欲,心想索性这次将他们一起打包送去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可逞志横行了,便亲书密信一封,胁令惠帝照样誊写(这才是真.皇帝),信中大略道:“太宰太保(司马亮和卫瓘)欲行伊霍故事,楚王应奉密诏调兵,分屯宫门,并就地免去太宰太保二公的官爵。”
惠帝向来没有主见,唯贾南风之命是从,匆匆誊写后,由贾南风将密诏交给黄门内侍,让他连夜送到司马玮手中。
司马玮得到惠帝这封密诏,也觉太突然,因此事牵连甚大,不禁开始犹豫了起来,对黄门说道:“兹事体大,此事应当先入宫复奏后才行。”(总算不傻,但却没能坚持下来)
黄门驳道:“此事刻不容缓,辗转宫中需时甚久。若一旦泄密,就非这密诏的本意了。〞司马玮这才知此谋出自贾南风,转念一想因之前已与太宰太保两人有了嫌隙,为了争权,此时正好借故报复,把两人统统除去。这样既报了仇,将来也可借机独揽朝纲,以快平生,遂满口答允此事,令黄门返报贾南风。(你只是螳螂而已)
司马玮召集本部军队,并矫诏调集负责戍卫洛阳的所有中军,晓谕诸军道:“太宰太保密谋不轨。吾今受天子密诏,都督中外诸军,汝等都应听我号令节制,助顺讨逆!”诸军闻令后都惊慌失措,讶异非常,但也不得不从。
司马玮又再矫诏,令司马亮及卫瓘的僚属们统统提前散归,若听令,便不连坐。若不肯奉诏,便军法从事。另遣李肇和公孙宏两人领兵,去抓捕司马亮。清河王司马遐(晋武帝第十三子)带人去收捕卫瓘。
司马亮这时尚未收到确切的消息,他帐下督军李龙却跌跌撞撞地进府来报,请立即派兵拒守府门。那司马亮至此还怀疑此事是否为谣传,不肯拒守(将‘不传谣,不信谣’的操守保持得很好,但为何都没从杨骏的事中吸取教训呢?)。没过多久司马亮府邸果然被围,那些士卒都登上墙头鼓噪起来,杀声震天,说要捉拿逆党司马亮。
司马亮这时才站到院中问道:“我对朝廷忠心无二,为何会落个如此罪名?”公孙宏答道:“我等奉诏讨逆而已,不知其他。”司马亮又道:“既有诏书在手,为何不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有毛病,还要什么诏书。人家摆明车马就是跑来剁你的)公孙宏全然不理会他说的,只是麾众攻入司马亮府中。
司马亮返身入内府,遇到长史刘准时,向他泣涕(……)。刘准愤怒道:“这必是出自内宫的奸谋,如今司马公府内多有俊杰,我们还可与他们全力一战呢。”而司马亮至此仍是狐疑不决。(真和杨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不一会,李肇等没遇着丝毫抵抗就进入了内府,指挥兵士将司马亮绑了起来。司马亮仰天长叹道:“似我这般忠心,可昭示天下。今朝庭如此无道,竟敢滥杀无辜。”
李肇既已擒住司马亮执,使其坐在车旁。当时正是六月天气,就算在夜间暑气仍是未消,人人挥汗如雨,司马亮被这样缚着,看那情况都快虚脱了过去。有几个监守他的兵士,怜悯他无罪遭难,便替他扇风解热。(倒是好良心)
那李肇在一旁看见,竟然向军中下令道:“若有人杀死司马亮的,赏布千匹。”(真不值钱)一群乱兵闻利而动,还管他司马亮什么有罪没罪的,齐齐下手,有割他鼻子的、有剪他耳朵的、要么砍去他的手足,只是短短数息时间,便把那司马亮送进了地府,并将他的尸身扔在了都城北门。同时被杀的还有司马亮的儿子司马矩,唯有幼子司马羕(后晋元帝时重臣)年龄尚小,由婢仆乘乱将他救出(义仆),躲避于临海侯裴楷家,裴楷与司马亮有姻亲之谊,对这孩子也妥善保护,一晚上连续换了八个躲藏的地方,方保得孩子性命。
清河王司马遐率兵赶到卫瓘府邸,宣诏下令逮捕卫瓘,卫瓘的左右怀疑司马遐拿的是矫诏,都劝卫瓘先上表自辩,待朝庭复诏后,再引颈受戮也未迟。
卫瓘不想抗旨,便坦然走出,接受诏书,正待束手待缚,不想从那司马遐背后闪出一人来,拔出利刃,手起刀落,便将卫瓘挥为两段,并趁势闯入了卫瓘府中,搜捕到卫瓘的三个儿子卫恒、卫岳、卫裔及卫瓘六个孙儿共九人,将他们一并杀死。这人是之前因犯法而被卫瓘驱逐的帐下督军荣晦。荣晦此次趁机屠戮了卫瓘满门,得报旧怨,后又因卫瓘还有两个孙儿未被搜获,还想着要全城搜捕。幸亏二孙卫璪、卫玠(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正患病外出就诊,住在医家,才逃过一劫。
清河王司马遐,恼恨荣晦擅杀,斥令其跟随他返报司马玮。那时公孙宏、李肇等人,也回到司马玮前复命。
岐盛这赖子又对司马玮说道:“司马亮卫瓘虽然伏诛,但贾谧、郭彰等人未除(贾南风方的外戚),应将他们一并翦除,方可正王室,安天下。〞(岐盛这赖子,虽不要脸,但此策在司马玮方面看来还是非常靠谱的。当然,按照惯例,肯定又是不会贯彻执行的。所以,螳螂最终还是得死在黄雀嘴下)司马玮嗫嚅道:“这……这事恐怕……不可再行呢。 ”岐盛只能叹息而出。
此时已经天明,太子少傅张华特地差遣董猛(死太监)前往对贾南风说道:“楚王(司马玮)既诛二公(司马亮、卫瓘),兵权威福皆在手,试问天子如何能安?何不以擅杀大臣之事来责楚王,剪除后患呢?”(张华绝后计)
贾南风大喜,对董猛说道:“我正在担心这事如何善后,卿等与我所虑相同,你速去转告张公(张华),此事需马上进行。〞(这母夜叉如此好杀,反而比杨骏、司马亮之流痛快多了)
董猛返报张华,张华立刻入宫禀明惠帝,立遣殿中将军王宫持着驺虞幡(解除兵符的旗帜),出宫对司马玮的部众道:“楚王矫诏,擅杀朝廷重臣,汝等如何能盲从于他?”话音刚落,众人皆惊骇而遁,司马玮见左右一个不剩,都做了鸟兽散,一时间窘迫的不知该怎么办好,呆了一会儿,才渐渐冷静了下来,便驾起牛车,赶赴秦王司马柬府邸,希望自己兄长能救他一命。
也是命中该绝,途中遇到卫士追来,把司马玮一把拖下牛车,直接将他押至廷尉处待审,一道诏书颁下,说司马玮擅杀二公及其子孙多人,又欲诛杀其他朝中重臣,谋图不轨,罪大恶极,应速正典刑,特遣尚书刘颂来监刑。
刘颂奉诏后,命人将司马玮推出市曹,司马玮从怀中取出青纸,就是前次惠帝手书密诏,令他诛司马亮和卫瓘的,当即递给刘颂,痛哭道:“我受诏行事,怎可称擅?自以为这次依靠先帝之德,能为社稷谋划出力,现在反而被人诬陷,还请尚书代为奏达天听。”(呵呵,晚了)
刘颂听说后也是唏嘘不已,不能直面司马玮。无奈朝旨催促,令速斩司马玮,无法拖延,只能强作威仪,喝令开斩。
司马玮既被斩,朝中又有诏命下达,命刘颂诛杀公孙宏、岐盛等人(一群赖子早知有今天的话,也不会去如此害人吧),并夷灭其等三族。就在那时,一股冲天冤气直上云霄,顿时天色大变,暴风骤雨,席卷刑场,加上那似火的电光,如鼓的雷声,吓得刘颂以下诸人都慌忙逃回。(老天看来也不是怜悯司马玮等人,若是天有心,应是恨贾南风入骨)
好了,至此八王之乱第一阶段算是平息了。
前后两天,八王就死了司马亮、司马玮两人。可将此二人名字划去,还剩下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