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
一大早,无锡就沐浴在蒙蒙细雨中。清新,明快。
我们今天的第一站是惠山古镇。这里有被茶圣陆羽所称赞的“天下第二泉”——惠泉;有《二泉映月》作曲者阿炳的坟墓;还有许多祠堂,是一个家族的信仰……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二泉映月》的阿炳的坟墓。阿炳早年丧父,和师父相依为命。可没过多少年,阿炳的师父去世了,阿炳自己也因为患了眼疾而双目失明。有一天,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他来到了二泉。用二胡那凄美的音色和哀婉的音符发出近乎绝望的吶喊,却充滿了对生活的熱愛。
其次就是那一座座祠堂。清朝的皇帝們为了得到江南才子佳人们的认可,为了拉拢民心,使出种种招数:康熙学习各种知识,是为了和才子们有共同话;雍正一直在北方呆着,没有要来江南的意思;乾隆一生写了五万多首诗,没有一首出名的。只好找到一些貴族,并答应他们会为他们的家族建祠堂……
钱钟书,一个中国文坛史上的传奇。以数学15分,中外语极高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學。当时的清华大学公认的“清华三才子”就是以他为首。一个乳臭未干,大胆到敢说没有人配做他的老师的孩子,是如何蜕变成中国文坛的一代宗师的,这令人匪夷所思。首先,他有先天的优势,在一岁生日的抓周仪式时就抓到了一本书;其次,就是爱好。小时候的钱钟书爱看小说,爱看评书。观看结束后还会把内容复述给两个弟弟;最后,就是他的努力。他一直坚信“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读书方式,一直坚持做读书笔记。他的《管锥篇》就是他的读书笔记合集。
他在最美好的年华里遇见了同样文学造诣很高的杨绛先生。他们一起赴往英国、法国留学;一起走过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一起出版书籍……
接下来就是东林书院了。这个书院有一副对联家喻户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们也应该这样做。
天色依然清冷,夜色依旧如画,我们去往苏州。就应了那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不过我们等的是时间的推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