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英文名是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很经典的鸡汤名,探讨人生的意义。中译名不知何故用了第三章的章名,有断章取义之嫌,所以整本书多少有点儿莫名其妙、离题万里的感觉。原著最初出版于1931年,距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一位医生、心理治疗师,以及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是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核心人物,后因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本能而与他决裂,阿德勒对社会动机与意识思考的强调更甚于性冲动本能与潜意识的历程,于是自创“个体心理学”),为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位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亦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Wikipedia
作者开宗明义,直接定义什么才是作者认为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个人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真正的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
作者认为“合作”、“奉献”、“使他人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原则,是获得幸福人生之本,也是解决几乎所有心理疾病的万能药。这种互动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亲人之间、配偶之间、朋友、邻里、同事、以及陌生人。作者有多年从事神经症治疗的临床经验,认为绝大部分神经官能症患者、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甚至罪犯,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只关注个人,对他人没有兴趣,无法与他人沟通与合作,更谈不上关心他人。一旦用合适的办法引导他们对别人产生兴趣,并学会沟通合作,他们的病症或犯罪活动就会得到缓解乃至彻底解决。
接下来,作者讨论了到底是精神和肉体相辅相成的关系。作者认为,精神与身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人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精神的精髓在于预见未来,从而建立人生奋斗目标,而这个目标最终还是要靠身体完成。人的身体行为,一举一动都体现了精神所赋予的意义,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总是受其对人生意义的理解的制约。总体而言,作者认为精神有能力战胜肉体:
如果一个有身体缺陷的人思想上积极,并主动克服困难,那么他也会获得成功……反之,如果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不如别人上,那么他们就不会真正有所进步。
或许这一信念源自作者自身的经历,作者幼年患有软骨症,直到四岁才学会走路,但这一生理缺陷似乎燃起作者更高昂的斗志,去成就更杰出的人生。
在第三章,作者阐述了自卑感的正面和负面效应。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同时,每个人都会追求优越感:
追求优越感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它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人类的整个活动都建立在对优越感的追求上,无论从无到有、从失败到成功,还是从匮乏到富足。
如果一个人能用直接、实际的方法改变生活,超越自我,那么自卑感则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反之,如果一个人用不切实际的幻想让自己沉醉在虚幻的优越感中,则会有自卑中越陷越深。直接实际地改变生活超越自我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与他人合作,充分地融入社会。因为任何人都不是完人,也就不可能解决生活中所有的问题,我们需要他人的帮助,因此也应该帮助他人。同时,人生中总有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因此,我们就必须在社会中不断奋斗前行,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因此可以简单地归结:人生的意义在于通过与人合作来超越自我,实现真正有价值的优越感。
这本书可以和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互相参考着看。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论题,伟大的灵魂有伟大的人生意义,但平凡的灵魂是否可以沉醉于卑微的、无伤大雅的个人小确幸呢?慈悲博爱的灵魂固然可亲可敬,但独孤的灵魂是否真的就是可怜可悲的呢?
事实上,看了作者的生平简介之后,我又难免想,作者在书中的很多结论似乎都从自身的经历而来,比如上面提到精神可以战胜肉体缺陷,再比如他认为家庭中的老二总是与老大有竞争关系(他自己是老二,并有一个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哥哥,所以学生时代哥哥一直是他的竞争对手)等等。另外,作为精神、心理疾病的医生,他有大量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临床经验,书中就引用的了很多病例来支持他的观点,且不论一个世纪前的精神、心理学理论还有很多的缺陷和不完备(比如作者认为抑郁症病人就是只关注自己不关注他人,他们想自杀只是为了引起关注),单说病人的心理延伸到正常人身上是否适用,也是个问题。
总体来说,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开派宗师,作者的学养毋庸置疑,书中的人生真言金句也着实不少,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