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然
岁月如梭,一晃已过数年,同学们再次相聚,年少的伙伴们发丛间增添了几缕白发,早为人父母的我们,也没经得住岁月的洗礼,时间从没因这些停下等待的脚步,继续向前行进,给我们的容颜与生活也留下了星星点点的痕迹。
看着有说有笑的伙伴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年少时的那点快乐在那一刻又回来到我们身边,大家聊的开心、玩的尽兴、乐不思蜀。谈笑间有同学说:“还记得咱们小时候最难忘怀的那些好吃的食物是什么吗?”大家七嘴八舌答了很多,占比例最多的答案是“铜勺炒鸡蛋”。
铜勺炒鸡蛋,在那个年代是多少孩子们心中向往的食物呀!记忆里它就是美味佳肴,它那色泽、诱人味道与口感,现在回想起来都让人直流口水。
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一般,在乡下生活水平相当好的人家,孩子一个月还能吃上几次白面与大米。肉也吃的不多,对大多数家里的孩子来说,一年也吃不上几次好吃的,有时肚子饿的咕咕叫吃都吃不饱,只能忍着,我家当时在村里的生活还算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个月也能吃几次白面,偶尔吃点肉,吃炒菜摆桌子只有在过年过节过生日时才有或在宴席上能吃上,平时就吃家常饭,铜勺炒鸡蛋是小时候父母作为鼓励孩子或有什么事需要摆平,与孩子们达成协议才能吃到的美食。
当时我们姐弟三个年纪小,妈妈看着我们平时表现好,很长时间没吃过什么好吃的,作为奖励我们的奖品,妈妈把近几天母鸡下的鸡蛋给我们姐弟三个做个炒鸡蛋。妈妈把鸡蛋打碎放在碗里,再里面散点盐搅匀,往铜勺中倒点油,点着柴火,我们几个帮着添加几根硬柴,不一会儿红黄色的火苗不停地往上窜,等火旺起来后把铜勺放在柴火上面烧成七八成热将碗中的鸡蛋倒进去,勺子里传出滋滋的声音,慢慢地翻动鸡蛋汁,一下、两下、三下不一会功夫炒鸡蛋就炒好了,家里到处都飘着炒鸡蛋的香味,金黄色的炒鸡蛋在铜勺中黄灿灿的,我们几个嘴馋的,喉咙里不停地往下咽口水,迫不及待的等着及将要入口的美味。用小勺子挖着铜勺里的一小块炒鸡蛋,姐弟三人你一口、我一口、他一口细嚼着食物,炒鸡蛋在口中慢慢地翻动着,那香味与细腻的口感让人舍不得下咽,又想吃又舍不得吃,一会儿功夫吃的所剩无几,最后的几口用小勺刮着铜勺发出刺耳的响声,一圈又一圈地刮着越来越少,那粘在铜勺上的少许炒鸡蛋味道更香更好吃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长大后,出了社会参加工作后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在也没有过饿的吃不饱的现象,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要少吃些,不然太胖了,时刻小心翼翼。闲暇时偶尔也做一做儿时曾吃过的铜勺炒鸡蛋,始终都不对味,在也没有找回原有的味道,不知那里出了差错,那可口的味道只能在记忆中去寻找,在生活中在也没有遇见。
有时外出吃饭去寻找美食,大多口味勉强凑合,结果大多不尽人意。吃饭时,看到周围餐桌上剩菜剩饭很多,没几个人主动打包抖着走,浪费的现象很多,让人不忍。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与生活方式不断发生改变,没有多少人知道吃不饱是什么样的感觉,生活中有不少孩子挑食、不吃饭、不知道珍惜食物,爱惜食物是什么概念,更别说勤俭节约。但有多少人知道,在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存在着贫穷、存在着饥饿、存在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只是有时我们选择冷漠,选择视而不见,这些都不得不引起警觉,我们吃的、穿的、用的所有东西都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每一粒食物的背后,不知凝聚多少人的汗水与辛劳,容不得我们这样随意浪费。
一代人有一代人难以忘怀的东西,我们这一代铜勺炒鸡蛋是我们记忆中的美味佳肴,我不知道,如今的小孩在他们长大以后,留在他们记忆中的会是什么?在他们长大后又能给自己的孩子讲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