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前找了一部叫《辛德勒的名单》的老电影看,影片描述的是一名德国人拯救犹太人的故事。
这是一部少有的值得你必看的电影,片中部分镜头提到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它坐落于波兰。到了欧洲的时候我们的随行大巴司机是波兰人,让我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我对欧洲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长途坐车离开瑞士前往德国的途中,晚上来到了一个叫因斯布鲁克的奥地利小镇。我就是在这个小镇的当地时间凌晨两点起来无意间找了一本描述集中营相关的书,这本书叫《活出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被誉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作者叫维克多·弗兰克尔。他是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他创建了“意义治疗”。作者在二战中曾经被关在奥斯威辛集中营。
整本书连同弗兰克尔的自传我在欧洲每天的凌晨三四点(时差一直未倒过来)连续阅读完后,白天的驱车赶往德国的路上一直在回忆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这本书经过作者的几次补充,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描述了他本人在集中营的经历,描述的角度也不是一般书籍对集中营的恐怖场景描述,而是集中营生活对普通囚徒的影响。第二部分作者阐述了意义治疗。
作者的集中营经历,难免会让人觉得他对痛苦折磨的价值会有过度的意义定位,但作者恰恰认为,如果它是能够避免的,那么消除它的原因才是有意义的事,因为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与其说是英雄行为,不如说是自虐。但从另一方面老看,如果你不能改变造成你痛苦的处境,那你仍然可以选择采取一种态度来面对。
人生要像是在经历第二次生命,仿佛你已经获得重生;再不要像过去那样,一定要避免犯同样错误!任何人都有选择如何生存的自由,但仅有自由是不够的,作者觉得应该在美国的东海岸立一个责任女神像用于衬托西海岸的自由女神像,仅有自由是不够的,自由只是故事的一半,真理的一面。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
现代社会是一个极度无意义感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与之相伴是生活的目标却没有了。这让我想起之前在哪里有过这么一段描述,大意是“你希望你的墓志铭如何总结你的人生”。
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一步步走到今天,最后把自己生命的意义定义为帮助别人找到生命的意义。你确实不需要将你的人生意义写出来,但真的很有必要阅读一下这本书,然后给自己一个内心深处的解释。
写于二零一七年十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