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由于明朝大军的北伐,元顺帝率领残余势力退出中原,明朝得以迅速统一天下。那么,明朝统一天下后,朱元璋又是如何对待蒙古人的呢?虽然元朝对汉人的统治极为残暴,但明太祖朱元璋对于蒙古人还是较为仁慈的,主要采取了劝谕归降、恩惠怀柔的招抚政策。
对于境内蒙古人:用尽手段加速汉化,使其迅速被同化
元朝被赶出中原后,虽然有不少蒙古人都追随着元顺帝北遁而去,但同时却也有大量蒙古人因各种原因留在了内地。对于这些留居内地的蒙古人,朱元璋的态度还是比较仁慈的,并未对其横加杀戮,而是用尽手段加速其汉化。
朱元璋在《奉天讨元北伐檄文》中便明确提到,“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意思是说,只要境内的蒙古人、色目人诚心归降,愿意归顺大明,那么大明朝廷也将视其为子民,不允许汉人擅自杀戮。
当然,在接收这些蒙古人和色目人的同时,为了保证境内的安定,朱元璋还是采取了一定手段,用以加速这些少数民族的汉化。根据《国榷》的记载,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朱元璋便下诏,“复衣冠如唐制,禁胡服、胡语、胡姓名”。
洪武三年(1370年),在大臣曾秉正的建议下,朱元璋又下诏不再强令蒙古人、色目人更改姓名。《明会典》对此有载,“蒙古色目人入仕后或多更姓名,岁多子孙相传,昧其本源,如已更易者,听其改正”。
《太祖实录》也有载,“四月甲子,禁蒙古色目人更易姓名。诏曰:……蒙古色目人等,皆吾赤子,果有材能,一体擢用。比闻入仕之后,或多更姓名,朕虑岁久,其子孙相传,昧其本源,诚非先王致谨氏族之道。中书省其告谕之,如已更易者听其改正”。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做,是由于当时已经有相当部分蒙古人、色目人进入了朝廷和军队,如果任由这些人更名易姓,那么久而久之便与汉人无法区分,于是朱元璋便通过禁止其更改姓名,以便予以识别,可以视作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但除了禁止改名易姓之外,对于胡服和胡语则仍然禁止使用。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颁布法令,严格限制蒙古人、色目人内部通婚。洪武六年(1373年)十一月重修《大明律》时,便将此条写入了《大明律》,其中提到,“凡蒙古色目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务要两相情愿,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
意思是说,严禁蒙古人、色目人内部通婚,而是必须与汉人结亲,否则便要归入奴籍。只有在汉人“不愿与回回、钦察为婚姻者,听从本类自相嫁娶,不在禁限”的情况下,才允许其内部通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例外并不包含蒙古人。
如上,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后,虽然没有对境内的蒙古人、色目人进行屠戮,但却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加速了境内蒙古人、色目人的汉化,在这种政策下,人口本就是少数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在经历两三代之后,便已经与汉人别无二致了。
对于境外蒙古人:北部建立蒙古卫所,对其予以分化瓦解
元朝败退草原后,由于其仍然保留着相当的实力,对明朝北部边防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先后十三次发动北伐。在明朝的持续进攻下,北元朝廷遭到毁灭性打击,蒙古各部迅速分崩离析,不仅不少蒙古人惨遭俘虏,更有不少部落南下投降。
为了对蒙古各部予以分化瓦解,朱元璋只得对这些蒙古人予以妥善安置。为此,明太祖朱元璋先后在漠南南部、甘肃北部和哈密等地设立了20多处蒙古卫所,给予其一定自治权,以安其心。
在这二十多处蒙古卫所中,卫所长官仍然由蒙古的封建领主所担任,其生活生产方式也依然如旧。通过采取这种方式,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北元残部投降,而且还在大明的北部边境由这些蒙古卫所形成了一道屏障,较好的维护了北部边境的安定。
在这些卫所之中,最为出名的无疑便是朵颜三卫。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北元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之战”中被击溃,导致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孤立无援,于是兀良哈部的原元辽王、惠宁王、朵颜元帅府相继降明,朱元璋遂于其地设置泰宁、朵颜、福余三卫指,隶属于大宁都司,并册封儿子朱权为宁王,统领诸卫。不过,归降后的朵颜三卫时叛时附,与大明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除了朵颜三卫之外,明朝在嘉峪关以西同样设立有七个羁縻卫所,被称为“关西七卫”或“西北七卫”、“蒙古七卫”,先后有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哈密卫七卫,后沙州卫内迁,在其故地又设罕东左卫。相较于朵颜三卫,“关西七卫”与明朝的关系相对较为紧密,直到嘉靖以后被吐鲁番汗国所吞并。
可以说,为了招揽蒙古各部,朱元璋是下了血本的,不仅对蒙古宗室子孙、贵族、将领厚加礼待,就算是普通百姓也极为善待。朱元璋曾多次下令,要求北部官员将领善待归附蒙古各部。
洪武元年(1268年)七月,朱元璋便告诫北方守令,“新附之邦,生民凋瘵,不有以安养之,将复流离失望矣。而等宜体朕意,善抚循之,毋加扰害”。
洪武七年(1374年)三月,朱元璋又敕谕边将,“自今凡有来归者,尔等善抚绥之。有欲住者,择善地以居之,便其畜牧,有欲来京者,则善人以送之,毋使失所。”
在明朝招抚政策的号召和影响下,大批的故元将臣及家眷得以归附明朝,而这些归附的蒙古人,经过与汉族的长期交流交往后,逐渐融入了当地社会,对明朝的认同感甚至还要多于北元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