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七天的新书时,北京刚步入深秋,雾霾笼罩的白天伸手不见五指。下楼去取快递的时候,我把自己裹在大衣里,空气中一股湿冷苦涩的味道,银杏叶落了一大半。门口的快递因为双十一的关系格外的多。人来人往,站在马路边拆开包裹,这幅画面就是“大大的城市,小小的我”。
我的高考分数有些尴尬,属于选择城市就不能选大学那种,而我又一心想来北京,不得不放弃某所211,填了北京的一个普通高校。
为什么一心要来北京,我也不清楚,就是单纯地觉得它是最好的城市,是来自小镇的我难以走进的光环中心。
所以我来了,带着七分冲动三分好奇,和一腔热血。
发过传单,做过家教,当过短暂的新媒体编辑,最后决定自己拿起笔写作,也正是由于写作,我在一个微信群里认识了七天。
其实最开始只是我认识她,听过她的名字,点开头像发现居然和我来自同一座城市,尝试加好友还被通过时,真的有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
七天22岁来到北京,用了三年的时间,从合租屋到自己的房间,从小公司到知名互联网企业,也从一个热爱图书的编辑到拥有自己的书的畅销书作家。
读七天的书时,很多时候,我觉得七天写的正是现在的我。
虽然还是学生,但我也曾在北京租过房,住过天通苑狭小的隔断间,那时学校不允许寒假留宿,我一边做新媒体编辑,一边给一个淘宝店打杂,算是提前体验了一把北漂的感觉。
这些专供北漂的居民区,就像一座大大的蚁穴,难以想象一间屋子里可以装下那么多人。早上,这些成群结队的蚂蚁们又乌泱泱地冲向地铁口,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工作和挑战。
在大大的城市里,我们都要学着和自己相处,学着照顾好心底柔软的角落,保存住最初的梦想,不要被身边的繁华迷住了双眼。
当然更多时候,书中的七天对我来说是榜样般的存在。
我还没有真正走出过校门,步入丰富多彩又穷凶极恶的成人社会,更何况这里还是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要杀出一片天地来的北京。
七天要面对的就多得多,工作、梦想、爱情……她凭着一股韧劲,不断地往上爬,终于成为了能让18岁的自己骄傲的人。
北京带给我的痛苦一点也不少。
比如轻而易举花光了之前三个月的生活费,比如不认路被手机导航错误地指引到胡同深处,比如十分想看一场电影却找不到同行的人。但我从没想过在未来放弃北漂。
韩寒说过一句话:“北京不会爱你,北京谁也不爱”。
是啊,当你像面包片中的午餐肉一样被夹在早高峰的地铁上时,当你在711为了第二份半价的便当而等陌生人凑单时,当你一个人穿过这座偌大城市的层层高楼时,北京的确不会倾斜给你一点半点的怜悯。
可是北京的好也好在,它谁都不爱。
没有人会在意你身穿的洛丽塔汉服JK制服是不是奇装异服,没人会嘲笑举着吉他在路边演奏的不具名歌手,没有人关心你听的歌你看的书是否不讨人喜欢。
当你蜗居在被隔断了好多间的合租屋里,对着电脑发出的荧光,一个人在夜里敲打键盘,将脑海中的文字如同潮水一般一点一点地在屏幕上涨潮时,没有人会说“醒醒吧别妄想当大作家”,因为在北京,一切梦都有可能。
中关村里快速更新换代的创业大学生们,三里屯举着相机的大叔和不顾天气只顾时尚的潮男潮女们,望京大楼里看似其貌不扬却动辄几百万粉丝的微博大V和段子手们,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爬到成功的峰顶,但每个人都热烈而又孤独地享受着自己的人生。
和一起写作的朋友聊天,我们都认为新媒体来得快消逝得也快,也许我们费尽心思构建起的乌托邦,转眼之间就可以由崛起的新力量覆盖。
也许写过几十万字文章,依然名不见经传,最后做个老师或者什么稳定的职业,平凡地过完后半生。也许在大城市中摸爬滚打多年,爱错了人走错了路,才发现那个小小的家乡是最好的归宿。
但至少我们曾做过纸醉金迷的美丽的梦。遥看着高高在上的理想,并为之真正地努力过,才不会留有遗憾。你可以说“我曾闯荡过,现在想归于平凡”,但不能够因为自己的平庸而诅咒大城市的车水马龙。
于是,万千的年轻人依然蜂拥而至,少年少女们刚刚褪去青涩的脸庞上写满无畏和向往,来到这座由钢筋水泥和古老城墙堆砌的城市,无声地抗拒着原计划轨道上的平庸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