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记·叁
10月28日,今天是研修之旅的第二天,淅淅沥沥的雨终于停下了脚步,心情也随之而放晴,一天学习之旅,如同一场教育管理的盛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创新的力量,以及作为市县级教育管理者的责任与使命。以下,我将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
破冰启航:团队建设与智慧碰撞
当清晨的第一缕微风穿过窗帘时,随之也唤醒了沉睡的校园,拉开了我们新一天研修的序幕。上午,我们被分为若六个小组,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团队建设活动。从自我介绍到建组命名,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打破了彼此间的陌生感,让团队迅速凝聚起来。
自我介绍时,每位学员都亮出了自己的“教育名片”,有的分享了多年的管理经验,有的则提出了对当前教育现状的深刻思考,这些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激发了我对教育管理新视角的探索欲望。随后的小组研讨环节,我们围绕“数字化研训经验与问题梳理”进行了深入讨论。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如何有效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成为了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大家各抒己见,既有成功案例的分享,也有面临挑战的坦诚剖析,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智慧的光芒。
小组展示环节,我们组生动的展示了对数字化研训的见解与实践方案以及一些经验和存在问题……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教育创新的种子,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实地探访:徐汇区教育学院的启示
午后,我们踏上了前往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的参访之旅。这是一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殿堂,每一步都散发着教育的芬芳。在这里,我们聆听了两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如同打开了教育管理的两扇窗,让我眼界大开。
首先,方勇院长的《优化实施 助力突破》讲座,如同一股清流,冲破了传统管理思维的束缚。方院长从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出发,结合徐汇区教育学院的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优化教育政策与项目的实施策略,以实现教育质量的跨越式提升。他强调,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具备战略眼光,更要注重细节落实,通过精准施策,让每一项教育改革都能真正惠及师生,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紧接着,张薇老师的《教师研修课程与深度学习》讲座,则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教育研修课程设计的新思路。张老师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通过构建深度学习体系,促进教师研修课程的有效实施。她指出,深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与能力的提升。因此,研修课程设计应注重情境性、实践性和反思性,鼓励教师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让学习成为一种内在驱动的过程。张老师的分享,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的管理者,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重视教师的“学”,通过高质量的研修课程,激发教师的内在潜能,助力其成长为教育的引领者。
感悟与启示:教育管理的艺术与创新
一天的研修,如同一场精神的洗礼,让我收获满满。在团队建设中,我学会了倾听与协作,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徐汇区教育学院的参访中,我见证了教育创新的魅力,感受到了教育管理者的责任与担当。
首先,教育管理的本质是人的管理。无论是团队建设中的相互激励,还是研修课程中的深度学习,都离不开对人的关注与尊重。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善于激发每一位教师的潜能,让每个人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其次,教育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数字化时代,我们不仅要拥抱技术,更要善于利用技术,让技术成为教育创新的催化剂。通过数字化研训、智慧校园建设等手段,我们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拓宽教育资源的边界,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最后,教育管理的艺术在于平衡与协调。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我们要学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追求教育的理想状态,又要正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通过不断优化实施策略,调整管理思路,我们可以助力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扬帆起航,共绘教育新篇章
两天的研修,虽然短暂,但收获却是长远的。作为教师培训管理还是小白的我,光带耳朵,不带嘴巴,埋头听,认真记,期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把研修的所学所感,转化为推动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行动。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扬帆起航,共绘教育新篇章,期待明天的研修能更加触动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