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在璐璐的指导下,我开始系统性地读书,之所以这么说,是要同过去那种漫无目的、走马观花式的读书区分开来。关于读书,璐璐是有很多心得的,她推荐我多读理论性的书籍,虽然读理论性的书籍不如读叙事小说那样精彩过瘾,但能提高思辨能力,使人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获取的知识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璐璐向我推荐了几本好的理论性书籍,比如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等,都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大作,据她自己说,曾津津有味地读了好几遍。关于读书,璐璐有自己的理解,她说读书要经历三种境界:看山是去,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同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境界有些类似。毋庸置疑,我现在的水平应该连 “看山是山”都算不上,因为我还没有真正读懂过一本书,实在是看山朦胧啊。有人说,读书要带着输出意识去读,不然,人就变成了食古不化的两脚书柜。璐璐很不赞同这种观点,她说读书是为了提高个人修养,就像从旧的自我中脱离出来,变得有内涵和气质,这是读书带来的最大好处,如果非要写点东西出来,显得太功利。璐璐读了很多书,而且读得又快效率又高,尽管如此,她很少写东西(当然为女儿记录成长日记除外)。她曾说,如果有一天,自己要离开人世,一定把写过的东西付之一炬,不给世界留下一片纸。关于这种观点,我是没有权利评判的,毕竟自己还没达到那种程度,只是认为读书,多多少少还是能够指导一下实践比较好,因为在提高个人修养和指导实践之间,我更倾慕于后者。一位师兄对我说过,读书并不是非要从书中学到什么,而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并将这种意识应用到公文写作中去,但这种改变是同提高个人修养同步的,甚至是滞后于修养的。我似乎懂了,读书首先改变个人,然后才能引导个人去做他想改变的事。只不过璐璐看重的是一,而师兄要我看重一后面的那个二。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开始抛开原本的功利心态,沉下心无欲无求地去读书。虽然只有短短的3个月,我已经开始发现自己身上潜移默化的变化,从当初走马观花,淘金式的读书,到现在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书的世界去,徜徉在书的海洋里,浮在水面,任由细浪托举着身体上下浮动,真是一种无与伦比、逍遥自在的享受。这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读书是一种享受”的真正意味。而由这种美妙的体味流淌出来转变成文字的心得和感受,读来是水润润的,很有活力,不再干巴巴。
现在,读书和写作基本占去了我大半时间。我很享受拿起书本,时间静止,周围万籁俱静的感觉,更享受读后,思绪纷飞,通过笔尖抒发出来的过程。就像现在,耳边萦绕着王菲的《匆匆那年》,手中的笔快速沙沙摩挲着纸面,将读书的心得记录下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