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在李笑来老师的课上,他介绍过一本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书《Beyond feeling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我自己把书的英文版和中文版都down了下来,英文版还非常认真的打印了出来,中文版认真的读到了第十一章。那个时候就觉得,批判性思维一定要学习,不然自己就是个傻子。可能上午和人说一个事情,别人给出一个答案,觉得很有道理;下午遇到另一个人,同一件事给出了另一种说法,自己也会觉得很有道理。最后会在某一个时候发现,好像最傻的是自己,怎么就跟着别人走了呢?
得到大学教研长蔡钰老师在得到开了《批判性思维15讲》这个课,看了课程简介,觉得真的需要认真学习一下批判性思维了。
之前,我是把学习批判性思维这件事情当做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知道重要,但好像不学对自己也没什么影响。
蔡钰老师在开篇引用了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写的《回归大学之道》中对大学本科生思维的三个阶段的划分:
无知的确定性。
“有知识的混乱”状态。
具有批判思维的成熟阶段。
按照博克的逻辑,具有批判思维的成熟阶段,应该叫做“有知识的确定性”。蔡钰老师就说,学习批判性思维,既重要,又紧急。
作为有自主意识的终身学习者,我们要能判断哪些该学、怎么学?如何审视和评判它们?
批判性思维是训练我们审视自己思考过程,评判自己思考质量的工具。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状态。
学会结构思维的要素,分析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否相符、自洽,拥有跳出当下思考来审视思考本身的能力,最后能站高一层,对批判性思维本身进行批判性思考。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思维的某个瞬间被捕捉到,觉得哪里不对劲的时候,是在无意识中启动了批判性思考。但是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如何使用批判性思维,我们无法获得使用批判性思维的快捷方式,始终只会偶尔有那么一瞬间有个小小的思想火花冒出来。
我们追求的是确定性,那些本来就存在的东西,他就是确定存在在那里的,我们没有必要盯着它们。而那些不确定性的东西,我们需要努力让它具备一定的确定性,让我们能理解它,从而形成知识的认知,达到有知识的确定性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