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给我的印象,以为是那种让你透过现象去挖掘事物更深层次本质的工具累书籍,给你思考的建议,给你探索的可能,给你多元的选择。
刻板印象总是让人没有办法在深入了解事物本身之前便已早早的下完定义。但我们总有办法去一窥事物的真相,无论是故意或者随意,总有一些东西可以超越认知,剥开事物的表层,让我们看到更为深刻的东西。
莫林·希凯的职场经历,可谓传奇与高光辉映。成名趁早的的谶语我想她应该是最好的印证者。作为人们印象里纯粹的女性角色,她突破了限制,很快便适应了在品牌中立足生存的规则,直至拿下全球奢侈品牌的铁王座。读完整本《深度思考》,我觉得,她对于自己成功的思考,主要有:
一是热爱。对于文化和美的热爱,让她在各种选择面前,有坚持,有精进,有行动,有结果。今天的世界,文化输出早已成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即使是输出,在对方的文化当中,也是被不断的削足适屐,同化和被同化,交替前行。但莫林在两种文化中因为热爱,给自己优渥了日后可处处绽放的深厚土壤。没有热爱的支撑,无源之水,无土之木的徒劳,便足以摧毁一切美好。
二是检视。目标和行动可以把当下更好地推向未来。但如果不检视,不修正,那么偏差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直至把你带离正确的轨道。如果莫林没有思考自身的行为对于上司可能释放出错误的信号,如果没有去回顾领导力执行过程中对于领导和下属意见的忽视,我想,最后的香奈儿全球总裁的橄榄枝,不会向她伸出。而正是她对自己的检视,让她有了更好的领导力和战略眼光。
三是突破。规则的既定,极大提高了我们做事的效率,但对于如何更好的开发事物本身,却设置了无形的屏障。按照前人的做法,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至少是可以保证的。但是在一个激变而又全球化的今天,盖璞和香蕉王国乃至香奈儿应该都不会想要这样的规则,正是种种超越规则的突破,使得她带来了审美潮流的更新,也让一众公司得以从无到有,从好到优。
四是能力。任何一种的成功,个人拥有的能力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整个事情中间它是发动机,亦是指南针。有思考,有热爱,有行动的付出,永远不足以支撑起事物本身的完成。28年的坚持和历练,莫林的努力铸就着自己能力一步步的堆积,直到成功。生产28周就全球飞奔的她,毅力可以解释所有,但更多的是她本身能力的释放。2007年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女性的她,便足以回应所有。
五是思考。思考可以创造,思考可以生产,思考可以带来可能,思考更能让我们提升自我。书中有一句话“有些问题永远找不到答案,但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思考方向与立场,思考未来和当下,思考可能与绝不,思考任何一种出路,在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面前,绝不是徒劳的付出。至少,面对事情本身,我们有自己的理解。米奇的离开,莫林的过渡期,甚至是香奈儿悬而未决的可能,都让她在迅速的回想着有关自己的种种。如果不是这些思考,选择这样的事情,她自己也承认,可能走不到正确的道路上。
六是否定。建构主义就是打破原有的背景,然后重新去组合自己的认知。否定之否定,亦是哲学层面更新认知不可或缺的环节。莫林的自我否定,包括对两个女儿的感情,对丈夫的关系,对自己的领导力,甚至于对自己本身的能力。这样一个危险的动作,好似一个跑步十年的运动员大赛前要求更换自己的起跑脚一样大胆而危险。但凤凰之所以能涅槃,是因为她对于自身了解的足够清楚,这也是为什么她可以走的更远更高的一个很深层次的原因。
其实很庆幸自己有了这样的一个刻板印象,《深度思考》的接触,打破了原有的面目,真真切切的展现在了我的面前,并且让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本身就是一个寻求完美的过程,。但如果不能接近,无限的去趋近,也是对于问题本身的尊重,是对自我的一种提升。
深度思考前的盲目勤奋,注定是吃力不讨好的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