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得到的邵恒头条听到一个新词,叫做“中台”。近期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搭建中台架构。阿里在搭建数据中台,腾讯在搭建技术中台,今日头条更是将各项业务都接入中台。
什么是“中台”?中台的概念最早出自阿里。在2015年的时候,马云去参观了一家芬兰的游戏公司,叫做Supercell。这家公司名字你也许不熟悉,但是他们开发的游戏你可能玩过,比如《部落冲突》。这家公司一年光是利润就有15亿美金,不过员工人数非常少,只有不到200个人,而且公司里每一个开发游戏的小团队,都只有六七个人而已。这么小规模的团队,怎么做成了这么大的业务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把游戏开发过程中,要用的一些通用的游戏素材和算法整理出来,把这些作为工具提供给所有的小团队。同一套工具,可以支持好几个小团队研发游戏。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专心创新,不用担心基础却又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问题。正是这家小公司,开创了中台的“玩法”,并将其运用到了极致。这种管理方式,就是一个“中台”的模型。
中台,是一个能同时支撑多个业务、让业务之间的信息形成交互和增强的机制。
所谓“中台”,其实是为前台而生的平台,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更好的服务前台规模化创新,进而更好地服务用户,使企业真正做到自身能力与用户需求的持续对接。
为什么各大互联网公司最近都开始做中台呢?因为随着它们的业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业务的管理和功能上,出现了不少重合的环节。如果这些环节都要独立开发,就会非常浪费。比如淘宝、天猫、1688,虽然这几个业务的商户和面向的客户不同,但是它们都涉及到商品信息、订单、库存、仓储、物流这样的基本系统。与其让每个业务有一个独立的系统,不如用统一的平台来完成这些基本流程,把那些共用的环节,进行模块化处理。
也有很多人认为,中台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小公司不需要用中台,只有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公司才需要中台。但个人认为,中台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小公司也能用,特别对于那种多项目并行,各项目又相对独立,但业务需求所需要的支持又类似的公司,“中台”就有存在的价值。
而且中台的概念,普通人也能用。比如公司开展员工分享会,分享会邀请各个部门的同事分享,他们最近又遇到了什么新问题、又攻克了什么新难题。不过,有一个要求,就是无论什么部门分享,你的分享要对其他部门的同事有普适性。
这其实就是一种“中台思维”。中台是把一些能广泛适用的经验,从具体的业务当中抽离出来,变成一个模块,一种方法论。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大型互联网公司能用,我们平时在工作中也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