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教育部印发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隐形变异的学科培训形式和处罚办法;消息一出,有的家长拍手叫好:“非法”培训班终于再无藏身之地;也有的家长暗自焦虑:以后给孩子找培训班更难了!
同期,北大学者在《经济学》(季刊)第3期上发表研究报告,题为:教育减负、家庭教育支出与教育公平,研究结果显示:在实行减负以来,收入前10%的家庭,在教育支出上增加了67%,孩子学习时间每周增加了10.37个小时,中考录取率增加了5.3%;收入后10%的家庭,在教育支出上下降了21%,孩子学习时间每周减少了9.19个小时,中考录取率降低了9.3%。
看到研究结果,又有不少家长开始质疑双减政策实施的初衷:双减政策层层加码,不但没有真正减负,反而拉大了教育不公平,让“寒门再难出贵子”,中国的阶级分层将愈演愈烈!
两则消息就能炸翻整个家长圈这个不足为奇,因为人们总是对各种新鲜的信息有强烈的好奇心;可此后引起的连锁反应才更是让人唏嘘:家长们会更加焦虑,想方设法给孩子寻找私教班,“军备竞赛”会进入新一轮升级,孩子们会再度陷入新一轮的内卷中……
看到这个我们不愿意面对的结果,不禁要问,为何人们总是在被各种信息、政策裹挟前行呢?
最近看了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美国当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师的经典之作《这才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隐约找到了人们被“裹挟前行”的经济学原因。书中列举了经济社会中影响人们决策的五大谬误,包括:
01 零和式谬误:
一个隐蔽的、误导性的假设:零和假设往往直接影响着政策的制定,即认为一方所得必然意味着另一方所失,因此在政策制定时往往无法将所有的利益相关方考虑在内,结果政策的实施就会引起利益相关方的逆向选择,反而违背政策初衷。
举例:许多国家实施租金管控制度,初衷是让保护租户的利益,改善租户的住房环境;然而政策一旦实施,结果是许多房东或房地产商为了节省成本取消了原有的住房改善计划,时间一长,租房市场只能租到又破又旧的房子,租户的住房条件不但没有改善,反而不得不接受同等价格条件下的老破小~
02 组合式谬误:
片面追求部分最优,反而忽视了整体最优也是导致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对一个国家来说,许多政策的出台是基于某个地区的最优化发展来制定的,但是所有区域的经济体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地区的政策实施同时会引起其他地区的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可能会让政策失效。
举例: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吸引高新企业入驻地方,往往会出台许多补贴政策,初衷是希望高新企业的入驻能够带动地方收入;然而高收入群体的入驻会拉高当地的消费水平,反而会让当地的低收入群体边缘化。
03 事后归因谬误:
人们会习惯于将先发生的归为因,后发生的归为果;这种错误的归因可能会导致政策制定本身失效。
举例:世界很多国家曾开展过DDT(一种杀虫剂,现已禁用)运动,原因是当地因为疟疾肆虐,大量使用DDT,效果显著,但随之而来的结果是,统计数据显示,当地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增多,于是人们认为DDT导致了癌症,禁用DDT的运动因此而得到普遍支持。
但被人们忽略的事实是:DDT并不是造成癌症高发的元凶,真正的原因是DDT的使用避免了疟疾的蔓延,人们寿命普遍边长,而高龄人群本来就是癌症高发人群。
对DDT的禁用导致疟疾死灰复燃,多去了上百万人的生命,事后归因谬误导致的政策失效以上百万人的生命为代价,不得不说,这种谬误的危害之大。
04 棋式谬误:
棋式谬误的出现源于凯恩斯主义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经济生活,这被称为“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自身对经济的调控作用——“看不见的手”一同是经济发展的两种力量。
然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基于一套理想的经济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每一个经济个体被假定为“听话的棋子”,任由摆布,可惜,每个经济个体都有其主观性,一旦政策发布,经济个体的自主性就会破坏原有理想模型的结构,让结果变得不可控。
05 开放式谬误:
资源是有限的,然而政策制定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无穷无尽,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权衡各个领域的结果均衡,而无法保证在某一个领域达到“最优”或者追求“更优”。
但是同时存在的问题是:政策一旦实施就面临着利益相关方的“检阅”,与“检阅”一同产生的就是对未达到最优结果的“过度索取”,这时,如果政策制定者不考虑整体均衡,就容易导致政策的整体效果变差(偏离经济学中所说的帕累托最优)。
仔细分析以上五种谬误产生的后果,存在一个共同点:政策以向好的初衷开始,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由于经济个体的逆向选择使得政策效果离初衷越来越远,这就让政策制定者不得不继续出台各种政策,继续发挥“有形之手”的调控作用,进而进入新一轮的负向循环……
在我们身边,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
双减政策的实施,从1955年就开始了,那时的政策旨在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么多年来,双减政策的初衷一直没有发生变化,但实际发生的情况却距离双减的初衷越来越远……
2012年起,为“提升收费公路的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交通部、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出台政策规定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车辆过路费,结果10年下来,不仅没有缓解交通压力,反而每年节假日都能堵出新花样……
2012年起,教育部启用投诉热线,目的是随时解决学生和家长在学校的权益,于是很多老师、学校的教育模式频频被学生投诉,结果10多年下来,我看到的是学校的体制变得越来越复杂,学校为了合理应对投诉详把从学生进入学校到离开学校的每一个关卡,一个大学从原来一个系只有一个辅导员到现在一个班一个辅导员外加班主任、班级助理……行政配置严重超量,造成学生、老师工作量越来越大……
2011年,劳动法规定企业必须给员工缴纳社保,目的是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结果是企业为了减少劳动成本,提高了用工门槛,导致很多原来可以找到工作的工人不得不失业……
以上案例的发生源于五种谬误的产生相互交织,无法分割,从整体来看,这个过程犹如囚徒困境,虽然人人都知晓个中缘由,却无法抽身;但从个体来看,有没有办法跳出“政策”的裹挟,不被动陷入漩涡呢?
笔者认为,这其中的破解之道唯有回归个人的内心,而不是纠结于事情的得失,弄明白: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根据自己的目标筛选政策信息,让政策为自己的目标服务。
回到双减政策,之所以家长们容易被政策裹挟,是因为将过多的热情赋予了政策及其政策结果上,而忽视了孩子本身,弄清楚孩子真正擅长的,喜欢的是什么?孩子期待实现的梦想是什么?无论如何双减,家长只要耐心陪伴,陪着孩子在他擅长的路上深耕,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片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