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
(2)供给与需求—“供给和需求是一个经济学模型,它被应用作决定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这个模型适用于竞争性市场,而不适用于市场存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情况,需求或者供给价格分别跟消费者的需求量和生产者的供给量挂钩,形成市场两种力量决定价格和产量的均衡。模型的需求与供应都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需求指大众因需要一件产品而产生的购买要求;而供应就指企业响应大众的购买需求而提供的产品供给。”(参见:完全竞争)
(2)赢家通吃—市场竞争的最后胜利者获得所有的或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失败者往往被淘汰出市场而无法生存。(参见:锁定、垄断、买方垄断)
(2)双边市场—这一概念自1833年美国掀起的“便士报纸”运动以来已有170多年的历史。Rochet和Tirole对双边市场的定义为:“当平台向需求双方索取的价格总水平P = PB + PS 不变时(PB 为用户B的价格,PS为用户S的价格) ,任何用户方价格的变化都会对平台的总需求和交易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个平台市场被称之为双边市场。”
(3)进入壁垒—“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 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是指产业内既存企业对于潜在进入企业和刚刚进入这个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换言之,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3)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参见:吉芬物品—吉芬物品首先必须是劣等物品(Inferior good),并且是可以被替代的,在静态的价格需求曲线上,随着价格和需求同升同降的商品。)
(3)市场势力—“市场势力(Market Power),也称市场权力。市场势力是指卖方(seller)或买方(buyer)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对于卖方来说,市场势力也就是卖方的垄断倾向。”
(3)炫耀性消费—“是指以表现财富或收入为目的而花费于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行为。而‘炫耀性商品’,则是用来凸显身份、地位,商品的价格越贵,反而让人越想要购买,例如:珠宝、名牌包等物品。故炫耀性消费者便利用此行为来维护或获取其社会地位。”
(3)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经济学的概念,解释了为何在拥有较的机会成本的优势下生产,贸易对双方都有利。可分为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当一方(一个人,一间公司,或一国)进行一项生产时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比另一方低,这一方面拥有了进行这项生产的比较优势。”
(3)创造性破坏—当景气循环到谷底的同时,也是某些企业家不得不考虑退出市场或是另一些企业家必须要“创新”以求生存的时候。只要将多余的竞争者筛除或是有一些成功的“创新”产生,便会使景气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但是当某一产业又重新是有利可图的时候,它又会吸引新的竞争者投入,然后又是一次利润递减的过程,回到之前的状态....。所以说每一次的萧条都包括著一次技术革新的可能,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陈述为:技术革新的结果便是可预期的下一次萧条。
策略制定
(1)可持续竞争优势—使得一家机构能够在很多年时间内胜过竞争对手的结构性因素。
(1)核心竞争力—“指的是组织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参见:能力圈—巴菲特(1996)告诉我们投资成功最重要的是能力圈原则投资人真正需要具备的是对所选择的企业进行正确评估的能力,请特别注意‘所选择’(selected)这个词,你并不需要成为一个通晓每一家或者许多家公司的专家。你只需要能够评估在你能力圈范围之内的几家公司就足够了。能力圈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围。)
(1)战略与战术—孙子:“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谋无术则成事难,术无谋则必败。”
(1)势力范围—“势力范围从国际政治角度上讲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领土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有时也指社会上的各种帮派团伙、黑恶势力、政党,为了自身团体、阶层的利益,通过各种手段控制的地域范围、行业场所等。”
(2)未知的未知—“已知的未知是指‘你意识到的风险,比如航班取消……’未知的未知是‘来自与这个世界距离太远以至于从未发生在你身上’的风险。”
(2)转换成本—“与更换供应商相关的成本。”
(3)网络效应—“某商品或服务的用户对该产品对其他人的价值产生的影响。出现网络效应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取决于其他人使用它的数量。”
(3)规模经济—“企业因为规模、产出或者运营规模获得的成本优势,其单位产出成本通常会随着规模增加而下降,因为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更多的产出单位上面。”
军事
(3)两面作战—“两面作战是指交战一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战略方向或战场上,同时进行的作战。亦称两线作战”
(3)捕蝇纸理论—“把敌人吸引到一个区域以便更容易地杀死对方,同时可以远离自己的脆弱点。”(参见:蜜罐)
(3)打最后一场战争—采用过去取得成功的战略和战术,但是其实现在没那么有用了。
(3)拉姆斯菲尔德规则—“你带上现有的军队去打仗。这支部队未必是你后面想或者希望要的那支。”(参见:乔伊定律—“无论你是谁,最聪明的人大多数都是替别人干活。”)
(3)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是在古希腊传说中,希腊联军围困特洛伊久攻不下,于是假装撤退,留下一具巨大的中空木马,特洛伊守军不知是计,把木马运进城中作为战利品。夜深人静之际,木马腹中躲藏的希腊士兵打开城门,特洛伊沦陷。”
(3)空城计—“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 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参见:雾件—“太监软件或硬件,又作雾件(英语:Vaporware),指由开发者在产品开发期间或之前公布消息,而因此可能不会发布的产品,多数是软件。通常适用在超出最初声称的或一般预期同类产品开发周期所需的开发时间之后,仍然无法发布的产品。该名词暗示过分乐观、没有事先宣布而突然取消项目、或有时甚至欺骗的行为。”)
(3)退出策略—“摆脱现状的一种手段,要么是在预先决定的目标实现之后,要么是为了缓解失败的一种策略。”
(3)部署兵力—“认为军事胜利只能通过在冲突地区有实际军队存在来取得的信念。”
(3)赢得民心—“一方不是通过武力而是通过感情或智慧吸引力影响对方支持者而取得胜利”
(3)确保相互摧毁—“相互确保摧毁战略是美国核战略的一种,灵活反应战略的组成部分。它指美苏双方均拥有可靠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即在对方首先实施核打击后,己方仍能生存下来,并具备完全摧毁对方的核报复能力。因此,任何一方发动核袭击,肯定会遭到报复性回击。只要保持这种‘稳定的恐怖和平’,就可威慑双方都不敢发动战略核袭击,避免核战争。否则,美苏双方就有可能同归于尽”
(3)牵制—“阻止敌人扩张的军事策略。”
(3)赢得一场战役却输掉一场战争—“赢得了较为次要的目标但是却忽视且输掉了真正想要的目标,是一种糟糕的战略。”
(3)抢滩—“原为军事术语,即“登陆舰艇向海滩前进,使舰首搁置沙滩上,以便人员及物资直接下卸。”后又被引用在商场上,为抢得先机如提高(市场占有率)的行动。抢滩的目的,在敌方封锁地面路线时,另外开辟由岸际登陆的方式,以达到实质占领或实现作战目标。”
(3)代理人战争—“是指用第三者来代替自己打仗的战争。代理的第三者可以是政府、非国家武装力量,或是雇佣兵。代理人战争的目的是打击对手,但又不会引起全面战争。”
市场失灵
(2)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大家偶尔乐意做一些不给钱的事情。实际上有些情况下给少量钱反而会对工作成果产生消极影响。”
(3)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参见: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经常存在于二手市场、保险市场。虽然“逆向选择”的含义与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有关,却超出了这两者所能够涵盖的范围之外,“逆向选择”是制度安排不合理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扭曲的现象,而不是任何一个市场参与方的事前选择。”;道德风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通常由信息不对称问题引起的”)
(3)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外差效应或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参见:公地悲剧—“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搭便车问题—“是一种发生在公共财产上的问题。是指经济中某个体消费的资源超出他的公允份额,或承担的生产成本少于他应承担的公允份额。指一些人需要某种公共财产。但事先宣称自己并无需要,在别人付出代价去取得后,他们就可不劳而获的享受成果。是常指宏观经济学中的公共品的消费问题”;科斯定理—“由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3)无谓损失—“又为社会净损失(deadweight loss),是指由于市场未处于最优运行状态而引起的社会成本, 也就是当偏离竞争均衡时, 所损失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政治失败
(2)激冷效应—“是一个法律用语,特别在讨论言论自由或集会自由时,指人民害怕因为言论遭到国家的刑罚,或是必须面对高额的赔偿,不敢发表言论,如同蝉在寒冷天气中噤声一般。寒蝉效应的发生,将导致公共事务乏人关心,被视为过度压制言论或集会自由的不好后果。”
(3)规制俘获—“描述了一种政治腐败或政府行政失败的现象。它指政府制定出的某种公共政策损害公众利益,使少数人的利益团体受益。通常政府作出这一类决策是由于受到某一行业从业者的重大影响,而短时期作出违背公众利益的行政决定。它将造成社会中某些公司以”遵守政府规章制度“为名,持续开展损害公众利益的经营行为。”(参见:Shirky原则—“为了解决某问题而创建的机构必然会试图使该问题永久化。”)
(3)Duverger定律—“通常国会选举实行纯粹的单一选区制容易导致两党制,称为Duverger定律。”
(3)阿罗不可能定理—“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定理是由197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J·阿罗提出。”
投资
(2)FOMO(害怕错过)—“特指那种总在担心失去或错过什么的焦虑心情,也称‘局外人困境’。具体表现为无法拒绝任何邀约,担心错过任何与有助人际关系的活动。”很多投资者也有FOMO恐惧。
(2)优先股与普通股—“优先股(preference share or preferred stock)是相对于普通股 (common share)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优先股股东没有选举及被选举权,一般来说对公司的经营没有参与权,优先股股东不能退股,只能通过优先股的赎回条款被公司赎回,但是能稳定分红的股份。”“普通股:指的是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它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是股票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发行量最大,最为重要的股票。”
(3)安全边际—“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财务管理中,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额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量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致亏损。”
(3)投资与投机—“投资在财务(金融)及经济方面,各有不同的意义。财务投资是透过完善的分析,对于本金、收益可达一定程度的预估,将资金投入那些预期有所增长的标的上。而完全对立的作法,像未经分析、且在本金及回报上也没有把握,亦不考虑风险就投入资金者,就是投机、或赌博。”
(3)复利—“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个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3)通胀—“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参见:票面价值与实际价值)
(3)GDP—“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3)有效市场假说—“资产价格完全反映了一切可用信息……投资者,包括巴菲特之类的人和研究人员从实际经验和理论上军队有效市场假说提出过质疑。”
(3)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由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提出。在经济学上,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购买力平价汇率用于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差异,现行的货币汇率对于比较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产生误导。”
(3)内幕交易—“内幕交易是指内幕人员和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内幕信息的其它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泄露内幕信息,根据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者向他人提出买卖证券建议的行为。”
(3)毒丸计划—“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MartinLipton)1982年发明的,正式名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当一个公司一旦遇到恶意收购,尤其是当收购方占有的股份已经达到10%到20%的时候,公司为了保住自己的控股权,就会大量低价增发新股。目的就是让收购方手中的股票占比下降,也就是摊薄股权,同时也增大了收购成本,目的就是让收购方无法达到控股的目标”(参见:代理人战争。)
学习
(1)刻意练习—“由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首次提出。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
(3)冒充者综合征—“某些你知道的最能干、最聪明也最勤奋的人,可能正遭受着一种令人衰弱的现象:一种扭曲的想法使得他们认为他们实际上没能力不聪明还很懒惰。他们确信他们自己一路上获得的成功都靠伪装获得,终有一天他们的这种假面具会被人拆穿,被当做他们心目中的骗子曝光出来。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作冒充者综合征(imposter syndrome)。正在这种心理现象中挣扎的人深信不疑地认为他们自己不聪明,实际上每个认为他们聪明的人都受到了他们的愚弄。这种现象最先由心理学家Pauline Rose Clance和Suzanne Imes在1978年的一个研究中提出。”
(3)达克效应—“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3)间隔效应( Spacing Effect)—“比起短延迟时间的多次重复接触,长延迟时间的少次接触有较好的记忆与学习效果。亦称延迟效应(Lag Effect)”
生产力
(1)聚焦于高杠杆活动—“杠杆应该成为帮助你确定时间花在什么上面的核心指导指标。”(参见:艾森豪威尔决策矩阵—“重要的很少是紧急的,紧急的很少是重要的。”“植树的最佳时机是20年前。第二好的时机是现在。”)
(1)做事的日程安排与经理的日程安排—“如果你按照做事者的日程来安排工作,那开会就是一场灾难。”(参见:深度工作)
(2)墨菲定律—“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参见:侯世达定律,Hofstadter's law—“做事所花费的时间总是比你预期的要长,即使你的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3)帕金森定律—“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3)Gate定律—“大多数人过高估计自己1年之内能够做的事情,但是又低估了自己10年内能够做的事情。”
自然
(3)连锁反应—“反应的产物或副产物导致发生额外反应进而引发的一系列反应。在连锁反应当中,正反馈会导致事件链的自我增强。”
(3)自然选择—“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C·R·达尔文提出。”
(3)蝴蝶效应—“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3)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
(3)石油峰值—石油峰值”源于1949年美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Hubbert)发现的矿物资源“钟形曲线”规律。哈伯特认为,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任何地区的石油产量都会达到最高点;达到峰值后该地区的石油产量将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这是石油峰值理论的核心。
哲学
(2)效果论—“在道德评价中主张根据行为的后果来确定行为的道德意义的理论。与“动机论”相对。认为人的行为善恶取决于效果;判断和评价行为的善恶,不必考察动机,只要看它的效果。这种理论割裂了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片面的。”(相关:不择手段)
(2)分配正义与程序正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将正义分为分配正义、校正正义( Compensatory Justice )和回报正义。分配正义涉及财富、荣誉、权利等有价值的东西的分配,在该领域,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对待,对相同的人给予相同对待,即为正义。分配正义,即给每个人以其应得。”“程序正义视为‘看得见的正义’,其实是英美人的一种法律传统。这源于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 bu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所谓的‘看得见的正义’,实质上就是指裁判过程(相对于裁判结果而言)的公平,法律程序(相对于实体结论而言)的正义。”
(3)有效利他主义—“鼓励个体考虑各种原因和行动,然后基于各自价值观按照带来最积极影响的方式行事。”
(3)实用主义—“认为效用最大化就是最有道德的行动。”
(3)不可知论—“不可知论认为,某些特定的说法,尤其是形而上学以及宗教方面的说法,如存在上帝、超自然等说法的真正价值是未知的,也许是不可知的。”
(3)无知之幕—“意思就是在人们商量给予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里的不同角色的成员的正当对待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个幕布下,约定好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走出这个幕布后将在社会/组织里处于什么样的角色,然后大家讨论针对某一个角色大家应该如何对待他,无论是市长还是清洁工。这样的好处是大家不会因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给出不公正的意见,即可以避免“屁股决定脑袋”的情况。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的位置,因此这一过程下的决策一般能保证将来最弱势的角色能得到最好的保护,当然,它也不会得到过多的利益,因为在定规则的时候幕布下的人们会认同那是不必要的。”
互联网
(2)过滤气泡—“过滤气泡是一种网站针对个人化搜寻而提供筛选后内容的结果。网站内嵌的算法会透过使用者的地区、先前活动纪录或是搜寻结果来给予使用者想要的或是观点一致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会导致使用者越来越看不到他们不同意的观点或资讯,使得认知过于单向,并处于他们的文化、意识形态气泡之中。”
(2)僵尸网络—“僵尸网络 Botnet 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传播手段,将大量主机感染bot程序(僵尸程序)病毒,从而在控制者和被感染主机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可一对多控制的网络。”
(2)滥发(Spamming )—“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发送未经请求的消息(spam),尤其是广告,以及在同一网站重复发送消息。”(参见:网络钓鱼(Phishing,与钓鱼的英语fishing发音相近,又名钓鱼法或钓鱼式攻击)—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点击劫持;社会工程)
(3)内容农场—“(Content Farm)是指图谋网络广告等商业利益的专业公司,以取得网络流量为主要目标。内容农场用各种合法、非法之手段大量、快速的生产品质不稳定的网络文章,会针对热门搜索关键字用人工或机器制造大量网站内容的手法欺骗搜索引擎,使他们制造的网页能够优先出现在搜索结果的前段而提高点阅率及满足客户搜索引擎优化需求,或是藉大量的点阅流量图谋网络广告收益。”
(3)小额付款—“涉及非常少量金钱的金融交易,通常发生在网上。”
(3)高德温法则—1990年由麦克·高德温(Mike Godwin)首倡的一句格言:“在在线讨论不断变长的情况下,把用户或其言行与纳粹主义或希特勒类比的概率会趋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