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我的观点:
责任的表相来自于:教育改革落后、经济环境下滑导致的就业岗位减少。
责任的内相来自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人,特别是大学生的自我变革慢于社会变革速度。
再说具体的责任现象:
一、40年改革开放,在经济结构改革过程中,组成社会经济体系的行业种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是钢铁、煤炭、纺织、粗加工、农业。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电商、金融、人工智能、生物制药、航空航天、海运、智能物流等等。以前是制造用来外销,现在是制造用来内需。社会的经济结构改革导致了就业岗位在短短的4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40年只是2带人的变革,但是核心关键统治阶层仍未退休。
这些人包括教育管理者,政府管理者、社会科学领域从业人员,也就是说人文类的关键治理阶层的这些人,是否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节奏。自然科学相对要好一些,因为是时时要创新的。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及管理阶层主要以政治、经济、哲学等居多。且我国的主流统治阶级年龄都基本在60岁左右。和当前前沿科技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这不代表全部人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我说的是枣核型社会的中间管理阶层。
任何问题的矛盾集中点,一定是人的问题。那基于第一点和第二点的阐述,我们基本可以判定,导致当前就业岗位减少,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人员就是中间管理阶层。
三、就业难有学生的问题。
学生上大学前,不要命学习,上大学后,不要命休息,体验生活,放松,形成明显的对比。与国外的相似之处是,上了大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得到了实质改善。单不同之处在于,别人是自主学习,我们的大学生一大部分是自主“堕落”,我是过来人,我觉得我说的一点不过分。找不到工作,和自己4年大学生活没好好利用有关。
五、和学校特别是老师有关。
如果大学的办学目的是让学生找到工作。那就得让能把学生培养成找到工作的老师任教。翻译学院的外语老师,几个是好翻译?制造工程的授课老师,几个真正做过高锻机械加工工作?教授人工智能的老师,有几个进行过人工智能创业?行为师范,师当了,范还差的很远很远。
如果大学的办学目的是立志明德,做有用之人。那就应该是真正能够教人做人做事的合格老师来讲授,教会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职业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特别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特别强调一点: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如何读书?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
六、和就业主体改变有关。
过去的企业以国企为主,高效扩大招生后,国家企业承担就业为主的现象逐步由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过度。中小企业成了大学生就业的蓄水池。而中小企业的运转速度远远高于国企,对学生的绩效要求也较高。3个月创造不了利润可能就解聘了。
综上:导致就业难的问题很复杂,但时代就是这样才能进步,根本的解决办法除了教育体制改革以外,学生的各项自主决策学习意识必须尽快提升。而经济环境周期性变化,不以普通大众为转移。统治阶级也不会轻易进行自我革命。
所以,我们要怪只能怪自己改变太慢,适应太慢,因为是社会最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