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以为,他一直用同一个模板去和别人说自己的童年,怀着"恋母情结"去讨好比他年长的女性,背后是对自己家里的女性(他被家族女性控制,他最后是理解为,这是爱。)的敌意,转化为对于另外一个人的爱。
你知道吗? 小宝宝的感受最敏锐的,感受能力很足的,反而经过你应该和不应该之后,人变成了什么?
头脑分析,她们身上的活力满满的,永远活在当下(因为他们没有经验和很多概念和目的,纯粹而投入地享受)和尊重自己的感受。
忘记所有经验和你知道的一切信念,忘记你的目的,忘记你的理性逻辑思维,尤其不要时刻惦记着目标,未来无限可能。
你的感知力会提升的,那种满足感特别好,这是学历和地位买不到的。
这也是心理咨询的意义所在,打开你的感知,暂时放下头脑分析——你的直接就很准,我喜欢观察人,对人感兴趣,所以做咨询还蛮好的[勾引]
某朋友的家里,心理学的原则是不和家人朋友和同事做咨询。但属于这个大环境,大家出门讨论无非是孩子如何,爱人如何……没法避免的
听她们说话和观察,可以知道对方一下内心活动。
例如:一个妈妈她生三个孩子,大孩子她觉得自己那时关注娘家很多,亏欠了大儿子,之后使劲弥补,什么好吃的给给儿子,他儿子的表情并不开心,小小年纪表情沉重,妈妈的爱是带着愧疚和内疚的付出,她给孩子不是轻松而是牺牲和补偿……
真爱不是给孩子什么的,而是你怎么对待自己,你的愧疚和补偿,孩子能够感受到的。
他的家人也被愧疚和内疚感捆绑着。
因为她没有关注自己的需要(不配得感的信念),付出太多太多了,对他人的期待和控制也累积着,最后她信仰佛,人家说,你是牺牲者,而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