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强迫性阅读,到后来的津津有味,这是我读阿Q正传的前后变化。
我不喜欢这类的文章,但是当真正看到心里去,就会发现,原来我也可以看的非常愉快,全然没有最初的纠结。
整个文章读下来,对鲁迅先生所塑造的或者说所描写的这个人物,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
阿Q这个人,有社会底层人民的质朴,愚昧,也有狡黠圆滑。
他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既憎恶权势,却也趋炎附势;既无赖霸道,也懦弱保守。是那种想可怜他,却又感觉他很可恨的一个形象。
文章最后花较大的篇幅写了他革命的情况。整个革命过程中,可以发现,那种深植在灵魂深处的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让他对革命有着很深的误解,文章中提到“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可是即便深恶痛绝,但自身屈辱境况和悲惨的生活让他不得不去倾向革命,这又是一大矛盾的地方。所以他看到“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也正是从阿Q对革命的那种曲解,可以看出当时的革命是没有群众基础的。
阿Q本身有革命的意愿,说明已经有了最初的那种革命意识的萌芽,但是却早早成了无辜的牺牲品,侧面反应出鲁迅先生对当时革命是有一定成见的。鲁迅先生应该是觉得当时革命并不在乎下层贫苦人民,他也正是通过这个人物,告诉那些革命人士,不要忽视了这样一股已经有了革命意识的力量。
限于对当时社会背景的认知不够,仅仅靠通读一遍文章并不能真的读懂太多,好些地方有那种感觉,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出来,有点类似于茶壶煮饺子,心里有,却吐不出来。
真正去研读这些名家的作品,才真正发现,他们每一个人物的描写,每一个场景的布置,都不是随意的,他们都有要表达的寓意在里面。
以后我会有意识的去读一些名作,试着去理解文章本身要表达的东西,试着去走进作者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