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教材解读的三重境界
这个话题如果展开讨论会很长,很长。语文课程改革期间,对于语文及语文课程的认识可谓是百花齐放,这里比较典型的观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从普遍意义上讲是没有错的,因为我们不能妨碍别人去怎么读书,怎么理解。但是,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信奉此话,就会产生一种错误的教学观念,怎么说都是对的,就会导致语文课堂严重偏离了文本,脱离了文本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随意、任意、无意。
由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是允许教师和学生对文本有多元解读,但是这个多元一定是有边界,多元有界是孙绍振在文本解读学中提出的重要观点。界就是文本。我们无论怎么解读都必须依赖文本,《红楼梦》绝对不能解读成《水浒传》,一千个读者,有一个哈姆雷特,但是他依旧是哈姆雷特。
叶圣陶先生曾批判语文教学,语文课堂的枯燥的原因就在于教师在人人可知的表面周旋,要么就是把文本换了另一种说法去说,就比如教古诗、文言文,逐字逐句的翻译,就是把文本换成了另一种说法,这就是在人人可知的表面浪费时间。
为什么新学期一开学,学生拿到的教材里最喜欢的就是语文课本,可是一学期下来后,学生最讨厌的就是语文课,无疑是我们的教学打破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审美。
语文老师到底该如何解读课文呢?这里就涉及到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人人可知的表面内容
第二层次:文本言语背后的意蕴
第三层次:文本创作的艺术规律
第一个层次没有人解读不了,除非不识字,或者智商有严重的缺失问题,文本里所写的内容和材料是人人皆知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就停留在这个表面周旋,就会严重打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第二个层次是需要一定的努力才可以从文本中体悟出来的。但是我们的教学恰恰缺少了这个体悟的过程,而是看教参、上网一查、看教材全解,这就导致了文本深层的意蕴变得肤浅,教师没有体悟的过程,学生没有体悟过程,看似学懂了,实际上只是学到了答案,并没有学到能力。我曾经和学生说过:“上网可以搜到答案,但绝对搜不到能力。”能力是要靠训练提升的,而我们现在不需要训练,只需要看一下就好了!所以语文教学走到这一步,当并非是真正的走到这一步。
我们以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为例,许多老师教这课,讲详略,学生心理很清楚哪几天是详写,老师也很清楚,大家互相对一下答案就好了,但是到底是怎么区分的详略呢,这是一笔糊涂账,难道是数字数,看长短还是凭感觉呢?语文课上到这种地步看似清楚实则含糊不清。如果老师不是自己体悟出来的这个过程,是很难给学生讲清楚如何区分详略主次。
第三个层次的解读,并非是一般人可以看到的,这也恰恰是学生沉醉于课文的关键。叔本华把这种沉醉称之为文本审美“自失”,王国维称之为文本的“秘妙”,也就是“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我们往往读到一篇好的文章,就会情不自禁的陷进去,这就是文本的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就是作家的创作规律,也叫艺术规律。文本解读的这一层次,就是要识破文本创作的规律,也就是文本的秘密所在。
就比如《咏柳》这首诗,我们读它就是感觉到很美,可我们却怎么也说不来哪里美,我们给学生讲这棵大柳树,颜色美,形态美作者还用了比喻,这些都是人人皆知的表层内容,关键在哪里呢?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已有的经验,剪刀是锋利的,而春风是温暖的,它们之间怎么可能会有关联呢。你用剪刀剪一剪自己试试看,春风温暖,像母亲的手,而作者的这个比喻恰恰打破了读者已有的关联,建立一种新的关联,让你觉得很新鲜,很美。再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就是好,好在哪里呢?你能说上来吗?好在这场雨是无声的呀!你去读一读其他写雨的诗,你就知道了杜甫是有意把这场雨写成了无声,这就是作者的创作的规律。
创作的规律还有很多,是要我们沉醉于文本之中去体会,摸索。教师绝不可以先入为主,带着已有经验去读课文,那样你永远看不见隐匿于作品之中的秘密。
今天,我们只是非常简略地谈教材解读,为什么要说教材解读,因为我们是语文教师,我们拿到不是一篇篇作品,而是一篇篇例子,我们要用例子去教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所以要想解读好教材,还要将你解读到的东西教学化。这就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