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应该是两年前了吧,第一次听说《断舍离》。很喜欢这三个字,干净利落。这本书的理念也跟我所崇尚的极简生活理念不谋而合。当然,可能我的还没有上升到理念,只是想法。
一个人的欲望是不断膨胀的,物质层面的表现就是不断的去获取一些东西,将其据为己有,以此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当然这份满足持续的时间很短,需要再一次去获取物质才能得到满足,即对自己欲望的刺激,不停的刺激。这个阈值会越来越高。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痛苦。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财力、精力、自己所拥有的空间都是有限的。当物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会苦恼,这么多东西该放到哪里,又不是软妹币,可以存到银行,变成一串长长的阿拉伯数字。(不要看我,我没有)
不要等到家里塞不下了才想起来要有所行动,而应该在买之初就应该要考虑到买之后将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拥有物质的能力越来越强,动不动就买买买!但是有没有想过,那些东西真的有用么?
买之前请先把钱包捂好,停下来想一下,为什么买?是一时冲动么?(我理解的冲动:看到身边人穿的特别好看的;大减价、购物狂欢节等;去某个旅游景点,看到某个精美的纪念品;被某种垃圾广告怂恿的“买一件就是对XXX的一份支持”)。这件东西的功能是否与已有的里面有功能重复的?并不是同一款的东西要买齐。就像手机功能都大同小异,如果仅仅为了拍照好看,特地又去买拍照手机就多余了。
在互联网购物极其便利的今天,你造么?有多少营销精英瞪大眼睛匍匐在你点开那条链接后面,虎视眈眈地看着你,就等你落网?浏览过一件商品之后,会死皮赖脸地给你不停的推荐。(大数据,联想推荐,可怕)。
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
当然,无论我们如何理性理智地消费,家里总还是会有很多用不上的东西,或者曾经用的上现在用不上的东西,或者曾经很喜欢如今很嫌弃的鸡肋。那就处理掉吧。记住不是扔掉,是处理掉,比如买来连标签都还在的背心裙,只穿过一次的晚礼服等等。能捐出去或者送出去最好了。放心,如果一年没有穿的衣服,以后你都不会穿了。真的!扔是最后一步,即不能捐也不能送的,就扔掉吧。
还有就是关于旧物的处理,该如何对待?比如小时候最爱的玩具,比如前女友送的平底锅,比如儿子刚学走路时的学步车.......如果住的不是300平带地下储物空间的别墅,那么就扔了吧。有多远扔多远。即使你已将那些旧物束之高阁,但当哪一天需要搬家的时候,还是要再搬出来一次,徒增伤感不说,还要再考虑下放哪里。这样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事要杜绝。放心,扔掉旧物丝毫不会影响你的生活。
断舍离,离应该是断舍的升华。即理念的更新升级。在消费这件事上修炼到“清心寡欲”。既然已经寡欲了,那买的时候就挑贵的吧,(这件事我做的一点都不好,因为穷,哈哈哈。)但是好在我已经目标明确,即两件性能相似的物品同时出现时,不要纠结,买贵的就对了。(即将在穷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狗带)。记住这一原则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离即抛弃,抛掉过往的一些陈旧的理念,从物质匮乏年代一直传下来的,比如“不要乱扔东西啊”“留着或许有用啊”等。显然这些已经不适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良好的消费习惯,良好的待物模式是良好生活的基础。在生活和自身都不断向前的时候,任何繁琐的非必需的身外之物,都可能会牵绊到你的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