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晴好,小编好久没品尝杜仲骨碎瘦肉汤,于是几个人商量一下,就是到深山采点骨碎补用来改善改善生活。
在古代魏国的一位刺史得了顽固性的腹泻7年,相当于现在的慢性肠炎类的疾病,请了很多医生治疗,没有好转。长期腹泻,身体大虚,生命垂危。发不搞悬赏治疗,民间一药人,采挖骨碎补捣烂填在猪肾中煨熟献上治疗,没有几天就好了。长期腹泻是肾气虚,而骨碎补加猪肾大补肾气,又能止泻,所以效果理想。所以古人说:肾主大小便,久泻属肾虚,不可专从脾胃也。”
唐玄宗李隆基在荡秋千时候摔伤了脊梁,疼痛得很厉害。请御医使用了内服药,外贴药多种方法都不管用,疼痛没有缓解。于是就下令张皇榜要召集天下能人,来为唐玄宗治背伤腰疼。
这时候来了一个民间医生,给他献了一个猴姜的草药。一方面煎汤内服,同时又把它捣碎外敷。很快就治好了唐玄宗的病。皇上龙颜大喜,问道,这个药叫什么名字?医生回答道,叫猴姜。皇上说,这个名字不太好听,不雅。我给它起个名字吧,叫“骨碎补”吧。
“骨碎补”这是皇帝为一个中药按功效的命得名。名字把它的功效也带出来了。这个名字延续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名字仍然叫骨碎补。它已经有一千几百多年的命名历史了。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冬服骨碎补药酒二三两,立春则止,此法终生常尔,则百病不生。”
骨碎补介绍
骨碎补为槲蕨科植物桷蕨、秦岭槲蕨、光叶槲蕨及崖姜蕨的根茎。槲蕨为多年生草本,附生于海拔200至1800米的林中岩石或树干上,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秦岭槲蕨附生于海拔900至2800米的林缘石上或山谷岩石间。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光叶槲蕨附生于海拔500至2400米的林中柽或岩石上。分布于西南及广西;崖姜蕨际生于海拔1000至1900米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等地。是水龙骨科多年生附生植物槲蕨的干燥根状茎。槲蕨为附生植物,根状茎肥厚多肉,横走,密覆鳞片,鳞片线状凿形,边缘流苏状。叶2型,营养叶鳞片状,斜贴于根茎上,可聚集腐殖质和水分,无柄,红棕色,常干膜质,阔卵形,长5~7厘米,宽3~6厘米,顶端短尖,上部羽状浅裂,裂片三角形,长1~1.5厘米,叶脉明显;孢子叶革形,轮廓为长方形,连柄长25~40厘米,叶柄具狭翅,与根状茎有关节相连,叶片羽状深裂,裂片7~13对互生,披针形,长7~9厘米,宽2乍3厘米,顶端短尖或钝,基部裂片明显缩短呈耳状,叶脉明显,小脉连成长方形网眼。孢子囊群大,圆形,沿裂片中脉排成2~4行,无囊群盖,环带有13个细胞。孢子两面形。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毛状鳞片。
下面是骨碎补生长环境
骨碎补,别名: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飞来风、飞蛾草,骨碎补植株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洗净,稍浸泡,润透,切片,晒干即可入药,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作用,可用于肾虚腰痛,牙齿松动,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骨碎补治腰脚疼痛不止:骨碎补50克,桂心75克,牛膝1.5克(去苗),槟榔100克,补骨脂150克(微炒),安息香100克(入胡桃仁捣熟),捣罗为末,炼蜜入安息香,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即可治。
骨碎补治耳鸣:骨碎补去毛细切后,用生蜜拌,蒸,从巳至亥,暴干,捣末,用炮猪肾空心吃。骨碎补治肾虚耳鸣耳聋,并齿牙浮动,疼痛难忍:骨碎补200克,怀熟地、山茱萸,茯苓各100克,牡丹皮100克五钱(俱酒炒),泽泻40克(盐水炒),共为末,炼蜜丸。每服25克,食前白汤送下即可治。
骨碎补功效很多,但也有药用宜忌:阴虚及无瘀血者慎服。不宜与风燥药同用。如血虚风燥,血虚有火,血虚挛痹者,俱禁用之。忌羊肉、羊血、芸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