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英语》
Day9 第六章 从课程理念到教学实践
第一节从碎片化课程走向整合的课程
导读问题:
一、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对英语课程的文化育人价值认识不到位。
2.缺乏对英语学科知识构成要素的正确认识。
英语学科的构成要素在《2011版课标》中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五个方面。在《2022版课标》中包括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方面。
3.教学途径呈现表面化,碎片化和模式化的特征。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多为浅层、零散的知识传授和技能的机械训练,或出于公开课的需要,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学过程看似热闹,却流于形式,缺少对思维发展的关照,教师对语言承载的文化意涵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习惯于生硬地贴标签,这限制了学生理解、感受和体验,语言背后不同文化背景,文化立场和文化价值观的可能。
4.难以摆脱应试束缚,评价方式单一。
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围绕考试进行,课堂仅满足于学生能够给出正确答案,搞题海战术的现象。考试命题多以单纯记忆和机械训练的考察为主,较少体现对学生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文化“软实力”的考查。
二、如何改变碎片化的教学?
1.课程标准落地课堂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育人为本。
2.要深入开展语篇研读。
三、 语篇的重要性有哪些?
研读语篇应成为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教师通过研读语篇,把握意义主线,梳理结构化知识,分析文体特征、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挖掘语篇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为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整合语言学习和知识建构,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四、《义教课标2022版》对开展语篇研读的具体建议有哪三点?
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的问题。第二,语篇传递的意义是什么?即Why的问题。不论是口语语篇还是书面语篇,都有其特定的交际目的或传递的主题意义,也就是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等。第三,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即How的问题。如果语篇配有图片或表格,其传递何种意义,或具有何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