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老师的这本《读懂一本书》,介绍了通过输出带动输入,运用讲书来带动读书的方法,以讲书作为阶段目的的深度学习方式,而从读到讲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真的理解了这本书,检验理解程度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解读逻辑来讲解这本书,使它更容易被听众所理解。
而提高理解能力可以通过三方面的努力,建立理解力的池子,读比较难攻克的书和养成读书总结的习惯,就也是樊登老师提到的自己的读书方法。
第一、建立理解力的池子,相当于做自己的底层积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搭建知识体系架构,而积累是一件水磨功夫,需要持续阅读、深度思考,大量的阅读、一定时间才能形成。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韧性。
第二、理解力的池子内容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经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国学常识、管理学知识、逻辑学知识、哲学知识、人生经验等等。相比较我们有限的认知所选择的阅读书目外,自由阅读对丰富内容更加友好,那些名家推荐的书单,选一些我们不曾涉猎的范围,读一些比较难攻克的书,就好像撕开知识的缺口,跳到自己的未知黑暗区域,不断地拓展认知的边界。
第三、养成读书总结的习惯。读书的过程就是绵延的溪流途经我们的心田,如果仅仅是任凭它们流淌而过一去不复返,不如及时将这种感觉记录下来,通过归类、整理、关联,总结延展到我们理解力池子上,使它成为我们知识架构体系的一部分。
“以教代学”,以输出带动输入的学习方式,需要对书里内容充分地“理解”,并将其贯穿在“讲书”的各个方面,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一本书,才有可能清楚地将它讲出来。
这样读书其实是很“累人”的,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仅仅是快速读完要多2-3倍的时间,那么这种方式真的值得吗?
那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讲书是非常高效的沉浸式的学习方式,与现在很多“打卡”式的观光式学习完全不同,它以讲书为阶段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能够读懂一本书,那么其“主动性”完全被调用起来,针对某一本书、某一个主题,发起的深度研究,使其尽一切可能去推动“读书”与“思考”。
其次,讲书能锻炼主人翁意识,讲书的主人公在这个“输出带动输入”的过程中是非常愉悦的,因为它能使人精神上得到满足,激发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才是读书或讲书的真正的、明确的目标。
最后,对讲书的个人来说,阅读、思考、解构、重建、讲解、获得反馈等,整个过程他投入精力最多,成长越快。
这是对于讲书人的好处,那么对于听众来说,讲书真的有必要吗?
对于我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有很多优秀的讲书作品,比如我很喜欢的《熊逸讲透资治通鉴》、《鲍鹏山讲水浒》、以及夏鹏老师讲的《哲学的故事》、《剧读莎士比亚》等等,我喜欢称呼他们为“搭桥人”。这些伟大的作品和我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因为文字是有门槛的,像密码一样,需要引起共鸣,意解心开,需要有能解开密码的人。而搭桥人就是解密人。
虽然我们的高度还不够企及大咖,但每个人能够理解的程度都不尽相同,所以在讲书上每个人的努力都存在其价值。
那我们如何讲好一本书呢?
讲书分为选书、解构、组织讲稿,而这些都要基于自己对这本书的真正理解。
一、选书最重要的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选书的第一标准是科学性。它是可以证伪的。简而言之,就是有问题,能解决,并且有严谨的论证过程。
第二个原则,值得阅读的书,它往往是一本具有建设性的好书。它一定是在试图帮你从痛苦的、复杂的、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当中,探索出一条好的路径,让你能够看到希望,看到解决的方向。就像走错了路,导航重新提供道路建议一样。
二、解构一本书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使命,而读书的过程就是人为地弄清楚一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抓住一本书的脉络和重点。”
解构一本书需要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了解一本书的框架和脉络,首先关注这本书提出了什么问题,学会从书里提炼问题,升华价值;其次再看看它的现状,即写作背景是什么;再次看作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书中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最后看全书的论证过程结构是否清晰,一句话总结升华。
这个着力点在阅读的时候要理解,而讲书时,尊重书籍、有侧重的进行选择即可。在读这本书时,那些被提及的书,内容仅仅是讲解了两句,它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就生动的跃然纸上了,让人有了想要打开阅读那本书的冲动,端得厉害!
三、组织讲稿
组织讲稿,就像是写作。它的原则核心就是以书为据别跑偏,尊重原书的逻辑。但也不必完全拘泥于书中的所有内容,在再创作时可以有目的的侧重,选择自己认为更适合听众的故事,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使内容更容易理解,但所有调整的前提是对书中若干内容的准确理解。
组织讲稿的步骤的关键在于如何搭建坡道。坡道就像是一个引子,在这里要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开篇的那段内容,可以使用书里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的经验,很有趣或者很有有用,能够吸引听众注意力的都很可以。而构建坡道也是基于自己对书的理解。
正文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对每一部分都给予充分的论证,有所取舍、有价值、有归纳。
而结尾可以采取前后呼应,让整体形成一个闭环。
讲稿的形式不建议采用发言稿的形式,那样会像是背稿子,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遵循书本的章节结构进行划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重新结构。这是一种知识输出法的工具。
写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两个字——“理解”,它是从读书到讲书,以输出带动输入的关键。而提高理解能力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方法的读书进行练习;可以通过讲书来推动和理解能力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