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是文化随笔或文艺理论。按照以往教学的经验,学生自读,老师泛泛而谈,不做重点讲解,在备课方面,就显力量不足。
但是这次我却格外的认真。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解读文本:
第一,品味语言。作者列举的每一个例子,都是品味语言的典范。特别是“推敲”这个典故,作者从意境和情感两个方面进行想象,还原场景比较析,“推”或“敲”的境界自然就出来了,哪个更好,作者和读者心中自然也就有了选择。这种比较、替换法在诗歌鉴赏“炼字”的题型中使用非常常见,也非常有效。朱光潜先生教会了我们学生如何去品读诗歌的语言。于是我以此为原点,让学生继续品味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中的诗句,比较“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品味苏轼的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时,学生很快就联想到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两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境界全出,这时有学生补充,“老师,我认为苏轼的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景清爽,明净,而且还道出生活的悠闲自在。”我有点诧异,也有点惊喜。“悠闲自在在诗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老师,你看,皎洁的月光倒映在清澈的泉水中,水清月洁,自然是一种沁人心脾的味道,像极了茶叶泡在甘冽的泉水中的味道。苏轼其实借着赏月,来者品茶,也是在品味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这胸襟气度,大概也只有苏轼可以做得到吧。”学生联想丰富,且品出了文字的深度。
第二,训练逆向思维。我们在语文课上基本上训练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而忽略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有时候,我们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发现,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都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而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能迎刃而解。特别是学生身处困境之中,不能得到解决时,就会陷入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这种思维方式会将学生领到另一个天地,“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在,“咬文嚼字”按照字典的解释,“过分斟酌文字,死抠字眼,不求实际”,朱光潜先生创造性的提出见解,“在阅读与写作时,我们要有一个不肯放松的谨严”。作者从常人的认知的角度,反向行之,见解独到、新颖!
第三,学会严谨的文本结构。虽然说这篇文章属于文艺随笔,但是,结构十分严谨,值得学习。文章开篇就从郭沫若改剧本的例子谈起,看似起笔随意,其实紧扣作者要阐述的观点,从文字与感情的角度分析,句式改变了,表达的语气,情感也变了。调整句式实际上是调整情感。紧接着列举《红楼梦》、《水浒传》、《史记》等经典作品,分别从句式、字数、字眼等角度,阐述了文字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作者还作用比较法,分析比较苏轼的诗“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与“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的意味,得出这样天衣无缝,,一个理论,联想不同,意蕴也就不同。指出当代文学创作中出现的一种“套板反应”的现象,提出自己的做法。文章始终围绕文字与情感的关系,在阅读和写作中“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道理论据与事实论据融为一体,论据与观点扣合得天衣无缝!是学生学习写作议论文的典范。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一般是我们的教学原文,立足于一点,讲深,讲透,但我认为,经典的文章面面俱到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