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正式离开任职的公司
自此开启了一番新的人生篇章:自由、自主、独立、热爱、多元,挑战的人生体验。即平行世界的多元人生,按自己意愿生活的斜杠青年。
离职的这家公司,是家发展前景还不错的金融公司,待遇也是很让人心动,想当初自己从外资公司为准备跳到一家金融公司可算是煞费苦心。一来,没有过金融工作方面经验;二来,没有金融领域所要求的闪闪发光的学历背景;三来,自己年龄不小了,选择放弃一段积累已久的已小有成就的经验领域去投向未知领域,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冒险的事。前途未知、方向未知、结果未知。面对诸多未知,还是不顾劝阻依然直挺挺的前进。
用了大半年时间准备相关从业考试,每天不是沉浸在题海里就是沉浸在各种金融相关新闻报告里,深知因为自己起步较晚所以更要是慢牛早上路,不停的啃着突破着,经常忙到昏天黑地,伴随着脱发严重和极差睡眠质量。往往都是从早上开始一抬头便已看到满天繁星,逼迫自己太严重曾几度崩溃,几次在K先生勉强啜泣声夹杂着无休止的抱怨,为什么我要选择这条路?为什么我没有早点去做这件事?可第二天醒来依然是重复这条坚守的路。那时的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甚至搞不清楚是金融领域对我本身形成的吸引力还是因为自己内心深处埋着的那份不甘心?
黄天不负苦心人,终有一天我成功了,成功进入了梦寐的金砖行业,过上了很多人“艳羡”的生活,每日穿着套装高跟鞋哒哒走进这座城市耀眼的金融中心的某幢富丽堂皇的大厦内,观望着同样是一群形色匆匆穿着体面的人来回穿梭在层层大厦之间,我看到了那个我并不喜欢的映在脸上的愁容、得不到舒展。不喜欢杏色聪明诡谲,不喜欢这个行业的血肉厮杀,不喜欢将利益高过一切。行业监管严格,随时手起刀落砍掉一大部分还在垂死挣扎的企业。而个体更是逃脱不掉含有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的双重桎梏,不争、不抢、不违背原则初衷大概你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当紧迫、无奈、不喜欢代替了新鲜、刺激、物质利益享受,我毅然递交了辞呈。在这之前我用了五分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留下来,坚持下去,接下来你会后悔吗?答案是:会。
有同事的质疑声传来,为什么刚来没多久就要走? 出什么事了,好心的E同事抛过来的忠告:在这个城市打拼本身就很不容易,你找好下一家了吗?能养活自己吗?对家里怎么交代?再斟酌一下?我微笑着对他说:谢谢你,也感谢你在这个时候给予的好心提醒,我想好了,而且很清醒,不是突然,没有随意,只是及时止损。
正如前不久了解了一个概念。自此,我内心的不羁、不安分都有了一个充分的解释:“斜杠青年”。
"slash"这个概念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艾波赫,她说:“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满足单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开始藉由多重收入、多重职业来体验更丰富的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 来区分不同职业,于是斜杠青年便成为代名词。
想成为斜杠青年有一个前提:假如已经有了支撑自己生活的资金,可以相对满足基本生活诉求的可支配收入,那么赚钱是否可以选择不用放在第一目标上了?
关于对斜杠青年的解释:这是代表一种全新的人生价值观,它的核心不在于多重收入、也不在于多重职业,而是一种多元人生。在当今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职业局面下,是对单一的挑战,对人类好奇心本能和个人想发挥多种潜能的内在行动力的尊重和释放。想成为斜杠青年的人,会发现他们实际上都是一群自制力强、经历过长期的自我投资累积,且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人。
而我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惑,为什么我总不能在一家企业待下去,要不停换一家企业才能重拾一份满足感,可时间一长结局又是同样的。我肯定这不是懒惰、不是给自己找不愉快,而是我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点对点的人,对企业单位内,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总有那么一个人或几个人来决定总是难以接受,有时候因为彼此能不能吃在一起而引发的能否得到亲睐这个宏观问题,总是令我难过。如果,我不表示好感就不能晋升、不能往上爬,可爬满了一格还有一个新的点再等着我去变一个口味迎合。久之,我连自己喜欢什么口味也不记得了。
幸运的是,这世界上不是一种选择,放弃点对点,可以选择点对面。你可以让绝大多数人来挺你,量级变得无限庞大,即使有那么一部分人依然选择不喜欢你,那么你的留存着也足够让你活下去啊。想到这点,我欣喜雀跃。
你对工作的态度:事实上,不是工作令你不快乐,而是工作背后的动机。人最快乐的时候不是懒散、无事可做的时候,久之除了空虚、乏味,便没什么。反而,当付诸全身心投入到一件喜爱的事的时候,会产生无比兴奋、充实的人生感观,即“心流”状态。
工作如此,人生亦是如此,不想被迫不得已,主动追寻会是更好的人生体验。
而斜杠青年将成为我至此往后的人生标杆。平行世界的多元人生,想想就好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