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年轻群体中流行一股潮流:把自己重新养一次。
一位青岛95后女生乐乐就因此上了新闻热搜。
她在采访时坦言,
“小时候她常羡慕同龄人有零食吃,但父母因节俭很少为她购买。长大后,她把自己当成宝宝来养,喜欢吃的零食、好看的衣服、没去过的城市统统安排上,要把自己重新养一遍,以弥补童年的遗憾。”
在网络上我们经常会看到网友们分享的自我养育攻略,包括但不限于:
畅享小时候没吃过的垃圾食品、美食;
收藏儿时心仪的奢侈手办、玩具、娃娃;
买套大房子,布置成小时候想象中的样子;
报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兴趣班,重拾曾经的爱好.....
“长大后,我要把自己重新养一遍。”这也是不少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那些小时候没有被满足的愿望,没有被实现的愿望,在我们长大有能力以后,以一种疯狂的行为模式来加倍补偿自己。
而这又是为什么呢?
01
报复性补偿行为的根源
其实对于“重新把自己养一遍”的流行,看似无限制的自我宠溺,实则背后是对原生家庭问题的全盘接受。
如今年轻人身上出现的各种物质上瘾症,比如嗜睡嗜吃、无糖不欢、透支消费、出轨、闪婚闪离、药物滥用等等行为;
这都源于原生家庭情感缺失,得不到成长所需要的爱与安全感,也就是不被满足、不被爱产生的报复性补偿的心理黑洞,会纠缠一生。
举个例子:孩子跟伙伴们一起玩。
别的伙伴都有玩具,有泡泡机,有好看的娃娃;回到家之后,孩子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也想要这些玩具,可以给我买吗?”
父母说:“不要眼红别人有的,我们不玩那些,你也不需要。”
每一次孩子提出需求,都不被父母满足;父母会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拒绝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不管我想要什么,父母都不会给我买的,还是算了吧,不说了。”
想要,他们也不敢提,不会提;而是将这种需求,藏在心里面。
这就是不被满足。
而跟别的小伙伴对比之后,别人都有,自己却没有;这种落差感,会让孩子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于是,自卑感就产生了。
这是不被满足产生的心理机制,另外一种便是不被爱产生的心理机制。
例如,孩子每次跟父母要东西时,父母都会说:“你下次考试能前三名,我就给你买”“你去做家务,我就给你买”“你能背诵完这本书的内容,我就给你买”......
而一旦孩子没有达成父母的期待,父母就会说:“你没有完成,所以不会给你买了。”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将“玩具”与“成绩、读书”挂钩。
他会认为,父母给自己的爱,都是有条件的;这就会让孩子产生,自己不被爱的心理。
成年之后,当那个不被满足,不被爱的孩子长大了;他就会报复性消费,报复性购物,去满足童年时所缺失的。
所以“重新把自己养一遍”从本质上来讲,属于报复性补偿行为,更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02
这种报复性行为,是好的吗
人的需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从别处寻找。
而支撑人类行为、能量的,是什么?
是生存,是生活,是被爱,被需要,是安全感,是自我价值感。
而报复性补偿行为,就是被爱、被需要、安全感的自我实现。
但这种报复性行为,是好的吗?
先说结论:对于部分人来说,是好的;通过报复性补偿的行为,能够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
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无论他们拥有多少物质上的满足,都无法弥补自己精神上和心灵上的匮乏。
小时候你很喜欢吃糖葫芦,但家里条件不允许,所以父母很少满足你;
长大后,你赚钱了,有能力了,买了许多糖葫芦吃;可糖葫芦的味道变了,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味道和心情了。
说明什么?
对于我们来说,真正匮乏的不是糖葫芦,而是丢失的部分。
本质上来讲,这是“改变自卑”,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
所以,童年时所缺失的自信,缺少的爱,才是我们所需要去追求的。
那如何真正治愈“报复性补偿行为”?
首先了解背后的补偿心理
童年时期如果被压抑、不被允许拥有某些东西,在成年后就会疯狂补偿自己。
与其说是在买东西,不如说是在寻求一个治愈的过程。
希望用现在的一次次购买,去治愈童年时一次次的失望;希望用对金钱的支配权,去安慰那个没有权力反驳的小孩。
所以报复性地奖励自己,只为了弥补曾经无法被满足的需求。
但问题在于,如果补偿行为超出了合理范围,就会掉入到过度补偿的陷阱。
觉察补偿对自己的意义
人之所以会持续做某件事,一定是因为获得了某种结果,而这个结果让这个行为得到了强化。
比如当年爱而不得的玩具,成为了一个“因为我不够好、因为父母不喜欢我、我们家买不起,所以我不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的象征。
如果这种事情反复发生,“我不够好、很丢人”的想法就会根植于心中。
那么长大后能够买那些自己想要的玩具,就意味着我们能保护自己内心的自卑和不安。
正视童年问题
在什么样的情境,我们会有补偿行为,在补偿前后会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
不被重视、不被满足的委屈、愤怒和羞耻,还是其他的什么?
看见那个曾经不被关注和理解的孩子,正视童年时欲望被抑制的事实。
不被满足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而是客观经济条件或父母育儿理念的局限。
正视儿时受到的委屈和不满,重建对自己的内在评价。
不评判自己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补偿行为时,可以问问内在的小孩:是你觉得你需要?还是长大后的我真的需要这些?
其实追根究底,我们真正缺乏的并不是那些外物的拥有,而是内心对于被关注、被爱的感觉。
这些需要我们肯定自己、理解和善待自己,获得更健康的自我评价,例如“我也可以的”“我值得被爱”“我也有能力拥有一切”,开始更积极的自我修复。
和过去说再见
“报复性补偿行为”只是我们选择的一个疗愈的过程,不是最终的目的。
毕竟除了治愈过去,我们还要去往更好、更精彩、更重要的未来。
我们总有一天也要和那个脆弱的小孩一起长大。不再需要这些补偿的行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
“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所以,真正解决“报复性补偿行为”,视角还是要回到受伤害的自己身上,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态?
如果真的是因为原生家庭让自己没有安全感,缺失了爱,那就从现在开始,用真心去认识那个曾经不被关注和理解的孩子;
让他苏醒,给他足够多的关注,获得他的信任,倾听他的意见,并满足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不去批评和指责。
这也相当于是我们看见了自己,理解了自己,接纳了自己,这样便可以改变自己,我们也不会再依赖从外界补偿需求;
然后学会放下该放下的,学会如何去爱人、爱自己,学会如何对人生负责任......
拥有更大的力量去跟童年被亏欠的自己握手言和。
与自己握手言和
荣格说:“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而内在小孩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得不到释放、价值观得不到肯定,她就会一直蹲在那里哭泣,停止成长。他也如同我们人生木桶的最短板。他不长大,我们再努力也无法成长。
所以内在小孩也是我们的另一个自己,是一直被我们忽视的自己。而与内在小孩一起成长,便是对自己最深度的疗愈。
在彩虹之门疗愈空间,我们可以通过色彩识人技术看到身体里那个自卑的、恐惧的、被忽视的、不被爱的、不被理解的内在小孩;
然后运用色彩疗愈技术为“内在小孩”的情绪找到最适合的释放出口,也不再去评判任何感受,满足内在小孩的需求,与过去和解,放下所有痛苦,将关爱和温暖传递给“内在小孩”,抱抱他,跟他说:“我在,别怕”。
疗愈内在小孩的根本就是自爱,把爱带给自己内在的小孩,用爱带给我们原来的那个小孩,让内在小孩逐渐长大,潜意识脚本发生改变,建立起安全富足自由强大的内心世界。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