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肆讨论的美女帅哥,整形医院的层出不穷,都在传递着一种观念:美是一种价值。
那么美是什么呢?古人对美的描述可以细致到五官,比如:柳月眉、秋水眼、琼鼻、樱桃小嘴、腰若扶柳,盈盈一握……
近代人对美的描述则更多是以某个明星为标准,比如杨超越3D建模脸,比如夸人长得像某某明星,叫人也会说“各位刘亦菲”……
人们还是非常关注“美”的,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本书《谈美书简》,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
作者朱光潜是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一生著译丰厚,《谈美书简》是作者在八十二岁高龄写下的“暮年心血”之作。
书中,作者就青年朋友们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今天就来分享书中的三个内容:人与人的联络线索、实践出真知、合作共赢
人与人的联络线索
普通人生活中也许从来没有想到过以后一定要做什么,多数情况下,人们都选择随波逐流,碰到什么就是什么,并不像找到贝塔受体阻断药物的布莱克一样,自己选定一个目标然后和团队花费数年去钻营。
作者他显然也不是普通人,他一开始欢喜文学,然后被逼着去研究批评的标准,艺术与人生,艺术与自然等;因为欢喜心理学,被逼着研究想象与情感;因为喜欢哲学,被逼着研究康德、黑格尔等的美学著作。
然后作者就发现美学成了他所欢喜的几种学问的联络线索了。
作者在学生时代有一个坏习惯:学到点什么,马上就想拿来贩卖。我曾想,现在的星探是不是学到点美的描述就来寻找美女帅哥了,结果找到的是大同小异,大眼睛,高鼻梁,小嘴。
作者说:“就今天多数青年人来说,目前主要矛盾在资料太少,见闻太狭窄……”有人于是就拿来争论说:“外国模特高级美……”
像这样的外在形象描述就是“形象思维”,这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沼中,我们应该早一些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逐渐意识到过去的一些美学错误。
美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络线索,因为我们看到一个人首先看到他的外在形象,所以我们可能会一见钟情,但一见钟情也可能是个美丽的错误。
在美学上还应有批判意识,要彻底清除公式化和概念化,比如“美的标准”,这样的恶劣积习。
电影《巴黎圣母院》中,聋哑而奇丑的敲钟人在见到能歌善舞的吉卜赛女郎时,结结巴巴地使劲连声叫美。她不仅面貌美,灵魂也美,在敲钟人遭到群众的毒打,渴得要命时,奄奄一息之际,吉卜赛女郎出于同受压迫的穷苦人的同情救了她的命。
而后敲钟人一路为她保驾护航,手仞敌仇,最终与女郎墓穴同眠。以我浅薄的思想来看,美是脆弱的。无论是穷苦的吉卜赛女郎,还是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又或是圣女贞德,作出多大的贡献最终难逃“施行魔术”罪名被处死。
我们要谈美,假设它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络线索,那美按照作者的发现逻辑就是最后被发现的。所以先有美,可能就会带来灾难。作者也谈到说,“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
敲钟人虽丑但是他具有心灵美,作者便认为他美,但有些人便要争论这是捧吹残缺,比如指责罗丹受到了颓废思潮很深的影响,嘲笑他不能正确辨认生活与艺术中的一切美丑现象。
法国人往往把“美”叫做“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柏拉图,黑格尔,康德各说各的。作者和别人也是各说各的。
我们选择了一种美,往往就会在别人质疑时据理力争。比如有人说你追的偶像丑,你可能就急眼了。作者也是为了罗丹非颓废派据理力争。
私以为争吵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络线索,我们找到争论的点,说出来将有助于互相理解,从而增进感情。
于是作者又说在这里并不是要为颓废派辩护,颓废派的产生有历史渊源,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一点,比如“不粉饰现实生活的积极内容”。我们绝不能将它们扫除,这是“割断历史”的虚无主义。
说到虚无主义,心灵美私以为也是一种虚无,它看不见摸不着。心灵美应当是外在的展示出来的行为,这其实也是一种与批判形象思维的矛盾。
也许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同时我们不能割舍自己遇到的事,见过的人,自己内心真实的思考和想法。
实践出真知
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为着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
人们受到外在的刺激,激发了本能和情感,最后将应对刺激的方式用自己的的行为表达出来。
过去哲学家主要制造意识形态而轻实践,重表达而轻改变。马克思批判说,问题应当在于改变世界,而不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就连在认识方面,过去的哲学家也将理性与感性割裂开来。那这对于美有什么关系呢?这正是对美的一种一分为二又辩证统一的观念塑造。
作者自己从“美是主观的”转变到“主客观统一的”。 他以前解剖过鲨鱼,制造过染色切片,读过艺术史,学过符号逻辑,用过熏烟鼓和电气反应仪器测试过心理反应,但他没有上过美学课。
他对美学的认知都是从书和自己的的实践中来的而实践是不断更新的。
作者认为康德把审美活动和整个人的其他许多功能都割裂开来,思考力、情感和追求目的的意志在审美活动中都从人这个整体中阉割掉了,留下来的只是想象力和知解力这两种认识功能的自由作用和和谐合作所产生的那一点快感。
像切片一样,单挑其中一块来讲是管中窥豹,是片面的。实践告诉作者,人是一个整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
合作共赢
“食、色,性也”。“食”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色”就是绵延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
动物界中,有些昆虫会通过跳舞的方式来吸引异性,这显然对于昆虫的想象力与知解力有关甚少,更多的则是昆虫思考力和情感等。
对人来说,看到昆虫跳舞则更多的是想象和知解力,想象昆虫正在求偶等。
但想象力与思考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绝不能把美学看成一门独立自足的科学,来闭门造车,而是要开放合作。
试想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之中哪一个不精通几种外语呢?不仅能用外语阅读,还能用外语写作。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人在劳动中形成社会而生产劳动就是社会性的人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的加工改造。马克思提出“美的规律”,人们按照标准来制造生产,这个标准还符合美的规律。
例如建筑师既能仿制蜂巢,又能建造高楼大厦和其他工程。动物只按自己的需要来制造,人却能自由的使用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
这虽然证实了人是一种更高级的生物,但实际上脱离了自然,人们学到的东西也很有限。所以只能说是人与自然的合作共赢。
那这可否说成是标准美呢?只有动物才按照固定的标准生产,人却是自由而有创造力的。所以,美不是只有一种标准,换在动物界尚如是,在人间就更如是了。
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食,色,性也,同样可以说是外貌是人首先要关注的一种天性,是人们的一种联络线索,就好像昆虫跳舞吸引异性一样。
但是外貌美是有局限性的,美的定义将随着你走的路,你见过的人,你经历过的事情而扩大。任何脱离自己的见识与理解而形成的美的标准都是片面的,而且我们还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多方了解美,而不是闭门造车,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发不可能存在了。
如此说来,就可以谈心灵美和肉体美了,而不再是形象美这种更宽阔的描述。而肉体美,私以为还是一个比较“禁区”的话题。
作者于是又提出“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此为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