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师学习《构建理想课堂 英语》跟王老师一起读《任务型语言教学》,用心学习。
Day52.《任务型语言教学》问题梳理(二)P9-13
1.什么是“情感过滤”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对英语教学有什么启发?
Krashen(1985) 认为:如果学生感觉课堂的语言学习是一个使他们暴露自己语言错误的地方,如果他们上课时心里紧张,他们的情感因素就会阻止语言的输入。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再做各种语言练习,但实际上,他们的心里的情感因素会形成一个“过滤器”,把语言的输入阻挡住。
启发:尽可能的创设真实情境,给学生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去说,去表达,不急于纠正语言结构或语法错误。不局限于机械训练,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2.Long提出的“意义磋商”理论基础是什么?“意义磋商”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是什么?
理论基础是Long 的“互动假设”。当学习者完成任务时,通常是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接受并传递信息,而在接受和传递信息时,人们既要关注对方所表达的意思,也要注意准确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可能还要向对方询问、质疑或解释自己的想法。这就引发了更多的输入与输出。
这些就是Long说的"意义磋商" 在之后的语言教学中,意义磋商有助于语言的习得,而任务是为学习者提供这样一个参与意义磋商的机会。多用任务型教学法。语言学习的最佳途径是通过互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