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作品
倏忽间,寒假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回首上学期,自己从按部就班的教学中也咀嚼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是课堂要高效。我在教学岗位上工作了接近7年,毕业就教学,一直执教语文,专业也对口。在我的印象里面只有一种教师的教学质量最突出——课堂高效的教师。我刚开始教学那会儿,不太注重课堂,把侧重点放到了课后作业上。结果就是作业批得很认真,但是成绩惨不忍睹。后来我痛定思痛,就多留意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多向他们请教,就发现凡是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格外重视40分钟的课堂。仔细想想也是这理:只要课上学生听进去了,后面的作业出错的也不会很多,教师批阅起来也就轻松许多。教师就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备课,还不占用下班外时间。备课充分了,学生大概率就会听进去……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正循环,教学质量不提高都难。
二是纪律要紧抓。上学期我更加体会到课堂纪律对于高效课堂的重要性——课堂纪律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这几年,每次接手一批新学生都会提醒自己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因为自己曾在上面跌倒过。最开始教学只顾自己在上面讲,下面学生的课堂纪律明显不行,自己居然没有意识到,想想都感到汗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测试完了和其他班级一比没眼看了。就在听课和被听课以及请教名师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纪律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纪律,任你舌灿莲花,任你讲得天花乱坠也不管用,想听课的学生会被扰乱,不想听课的学生则会更起劲。上学期我按照“先紧后松”的原则管课堂纪律:开学之初我先强调上课不应该干的事情,鼓励应该干的事情,跟学生达成“君子协议”。开学第一个月我纪律抓得很紧,从成果展示中就能看出成效明显。后面我稍放松一下,但学生养成了相应的自觉维护课堂纪律的好习惯,并且觉得我是由“坏”变“好”,师生关系变融洽的同时学习成绩也没耽误。当然这其中也要注意“严慈相济”等。
三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提到“以学生为中心”大家可能就会想到人本主义学派的卡尔·罗杰斯,但我今天不是要去探讨他的学术理论,而是要说说我的一些体会。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能意识到在教育教学中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少一些,像是讲课,命题,讲题等,就容易出问题多一些:“课后一直批作业,成绩就是上不去”“教师只顾讲,课堂一锅粥”“这题很简单,就是不得分”……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教育教学的真谛——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希望以上三点我的个人体会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能为教育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