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一些书的启发,结合咖啡,换一个角度看如何喝一杯咖啡。
1.系统一,系统二
卡尼曼所著《思考,快与慢》中提出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一称之为快思考,系统二称之为慢思考。
在许多未深入接触咖啡的人眼中,咖啡是苦苦的黑水。人类对于苦味是非常敏感的,当人尝到苦味时,系统一会做出警惕反应,因为大多数致命物质是苦味的,所以很多人喝到苦的咖啡或认为咖啡是苦的,就会望而却步,在未开启系统二前,已经结下不喜欢的定论,这是系统一的作用,很多时候系统一做出决策,你根本察觉不到。而咖啡中许多美妙的风味是需要系统二去品味、思考的。也许这几年以酸感、甜香的非洲豆风靡全国有系统一推波助澜的作用。
说到系统二,我觉得它很大程度属于一种心理表征,也可以称之为经验。如果一位从未接触咖啡的人,对于咖啡的心理表征是0,而构建心里表征需要大量的训练和学习。如一位象棋大师看一盘棋谱,只需几秒钟,便可知道哪方占优,如何应对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表征。
让一位从未喝过黑咖啡的人,去品尝一杯瑰夏,并不会喝出三种以上的味道。所以说,要带领客人,一步一步建立自己心理表征,才能品味到咖啡中美妙的滋味。并且系统二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资源,如果一位客人带着电脑来认真办公,没有强大的心理表征的支持下,也不会注意到咖啡中细微的风味,并且,中国大多数消费者,需要的只是一杯香、醇、滑的咖啡,特别是意式咖啡。许多客人在接触很久的以牛奶做基地的咖啡后,会慢慢喝起黑咖啡来,这说明客人已经建立起一个咖啡的心理表征。
2.味觉的联想
味觉是最主观的系统之一。
当你喝到一杯咖啡有柑橘、苹果的味道,不是喝到柑桔和苹果的味道了,而是这个味道让你联想到柑桔和苹果。那为什么我们知道是柑桔和苹果,因为我们吃过,那味道和水果的样子一齐储存在大脑里,当相似的味道出现时,就会激发大脑的联想机制从而提取一个具体的事物,让抽象变得具体。我觉得风味轮就是一张让抽象变的具体的图。
所以我觉得,很多刚刚接触咖啡的人,并不是喝不到其中的滋味,而是没有激发他们的联想系统。
咖啡中两种最基本的味道酸和苦。我觉得建立了心理表征才能对其作出辨别,好的苦味如黑巧克力、苦瓜清新的苦,不好的酸味大家应该都知道,馊味、变质、腐败。这些需要训练至系统一很快的辨别,才有效果。就如奶酪、皮蛋、酸奶等其食物变质后特殊味道(至少我觉得很小时候初次接触酸奶味道并不好,在外国人眼中皮蛋是最邪恶的食物之一,真正的奶酪也许并没你想象中那么美味),没有这方面心理表征的人,很难接受和辨别其特殊味道的优劣,咖啡也是一样。因为听说在一家不搭配牛奶和糖的咖啡店询问奶牛和糖时,会遭其人员的白眼。
3.建立心理表征
最后说说如何构建一个心理表征的个人看法。
如今的咖啡杯测比赛,就是每位品鉴师心理表征之间的角逐,他们生理上的差异(舌头味蕾、大脑)应该是微乎其微,他们生理并不区别于普通人。
如果你喝过(不同的)的咖啡越多,你的心理表征就会越丰富、强大,但是前提是你要使用系统二。如果位咖啡爱好者是个上班族,每天都冲精品咖啡的挂耳包喝,若干年后,他的咖啡心理表征会比普通人更丰富,但是肯定不及一位从业数月的烘培师。所以心理表征是需要系统二去训练思考的结果。
对于愿意牺牲注意力、时间去建立咖啡心理表征的咖啡爱好者。我觉得不应该把自己的联想强加给别人,不管喝到什么味道,那都是别人的联想,应该引导客人去激发他的联想,才能看见其中的美妙世界。帮客人把抽象的味道变成具体的味道,就是咖啡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从上也可以看出,学会喝咖啡也是有一定“门槛”的,如欣赏画作、品鉴红酒一样,只有建立心理表征才能体验其中乐趣,很多事情有人乐在其中,也不是这样吗。
个人觉得,许多国际的风味轮,形容的味道还是太抽象,许多植物和食物在中国并不常见。希望日后会有中国的部门出一张属于中国的咖啡风味轮,更加具体、接地气,更容易激发人们味觉的联想。
以下是自制的咖啡思维导图,让你知道如何去品鉴一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