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凌想
这几天,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离婚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这对世界著名的恩爱佳侣宣布离婚已是让人大吃一惊,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桩离婚事件里没有出轨,没有狗血,主要原因居然是因为两个人在教育孩子上有分歧,朱莉对皮特的教育方式已经忍无可忍了。
一时间,国人心有戚戚焉:原来教育方式有分歧导致夫妻不睦是全球普遍问题啊,哪怕那些见惯名利、活得超脱的明星们也会在此折戟沉沙。
转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因为教育孩子发生分歧,虽不至于像猪皮夫妇那样闹到离婚的程度,但为此爆发的家庭战争也是战火连绵不断。
一般来说,这种分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硬VS硬,一种是硬VS软。
硬VS硬
这种情况是,两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对方的有问题。这就导致了一个人在教育孩子,本来心里就有点火气,另一方却开始教育自己不该这么教育,应该怎么怎么做。你一言我一语,本来是教育孩子,结果演变成夫妻两个人的争吵。
这样的争吵往往以争论教育方式的高低对错开始,很快上升到对对方的三观和情商的质疑,进而开始怀疑这段婚姻存在的必要性:他/她怎么是这样一个人?简直无法理喻,无法沟通!
在一旁的孩子看到父母的争吵由自己而起,会是什么感觉?
他会觉得都是自己不好,惹得爸爸妈妈吵架生气。在经常争吵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导致性格缺陷,自我认知偏低,遇事退缩,没有主见,把问题都归到自己身上,总是看大人脸色行事。
本来是为孩子好,想以最佳的方式教育孩子,结果事与愿违。
硬VS软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分歧主要是父亲太过严厉,而母亲更倾向于用温和的方式教育孩子,所谓严父慈母。朱莉在离婚的原因中就提到,皮特有愤怒管理的问题(an anger problem)。很多家庭有意或无意地就形成了父亲扮白脸,母亲扮红脸的模式。
这种模式貌似互补制衡,实则也有隐患。一个严厉粗暴,一个温和呵护,孩子的情感天平自然倾向于温和的一方,一般是妈妈那一方,而对严厉的父亲暗生排斥,不认同父亲的角色。
尤其是男孩,要么屈服于父亲的粗暴管制,变得懦弱不自信,要么暗自压抑,到了青春期,孩子有力量了,父子之间的矛盾全面爆发。可能要到一二十年后,男孩自己也做了父亲,才会意识到父亲也只是一个平凡之人,才会有意愿与父亲和解。
不管是哪种分歧方式,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弄得两败俱伤,甚至三败俱伤。
面对分歧该怎么办呢?
专家们已经给出了很多答案,比如说,要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性,私底下再沟通,要维持对方的权威性,等等。
除了这些具体方法,我以为更重要的,是心态和观念上的调整,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
仔细回想一下,很多分歧其实都不是很大的事情:
孩子想吃垃圾食品,一个说不能买,一个说偶尔吃点也没事;一个说必须先写完作业才能玩,另一个说,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一个觉得只有严厉地训一顿孩子才长记性,一个认为循循善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这些生活小事上,不妨这么想,就算依了对方的方法,又能怎样?也没什么大不了。把心态放轻松,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孩子也不会因为这么做几次误了一生。
2. 承认对方有他的道理,放弃控制对方的念头。
很多时候,我们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要求孩子这样那样做,要求另一半要配合自己。另一半如果提出不同意见,就会引发争执。
所谓争执,就是认为自己有理,对方没理,想让对方听自己的。
想一想,这里面是不是有控制欲在作怪?孩子不是你,另一半也不是你,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不一定要完全听你的,也不是想和你无理取闹。试着去理解一下他们这么做是不是也有道理,能不能求同存异,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
举个例子。橙子考试考得不错,我会买些小零食作为奖励。但橙子爸爸觉得这样做不妥,会让孩子养成为了奖励去学习的功利心态。
虽然我觉得这样做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还是尊重橙子爸爸的意见。我想了想,以后就换了一种说法,买零食不是作为奖励,而是一种庆祝方式,庆祝橙子考出好成绩。奖励和庆祝,感觉上就不一样了。
3. 先做再说,用实践来检验真理。
古人早就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境界。
想通过争吵和讲道理让对方认同你的意见,这件事其实很难,想想自己,有几次会被别人说服?
不妨先做后说,放弃争论,不声不响地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让结果说话。
对方看到你的做法确实有效果,自然就认同了你的方式。毕竟两个人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想为孩子好。
4.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学习怎么当父母。
夫妻在教育孩子时之所以有不同的理念和方式,在于两个人来自不同的生长环境,每个家庭的教养方式也不尽相同,导致两个人很多观念和看法都不尽相同,这是很正常的。
当我们为人父母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大多是朴素的、感性的,来自自己的成长经验,父母当初怎么对待自己,自己也就怎么对待孩子。同时参照身边亲戚朋友的经验,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教育的。
在争吵时,有两句话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我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不也长得挺好?别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怎么就你家孩子特殊?
这种经验主义的教育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它的参照样本是极其有限的,只是来自几个家庭的教育经验,以及自己想当然的一些观念,很容易导致偏见和固执。
所以,如果认为对方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不妨再往深里看一看,可能在他的认知模式里,这就是最有效、最好的教育方式。
那怎么办?
学习啊。
当父母是要学习的,不是生了孩子就自然而然会当父母。我们用了十几年学英语、学知识、学技术,却很少认真地学习怎么谈恋爱、怎么当父母、怎么经营好亲密关系这些人生中的重要课题。
既然学校学不到,就只好靠自学。可以找一些经典的家庭教育、儿童心理类的书一起来读,哪些内容对应到自己家的问题,或者体会比较深,就多往深处想一想,也可以读给另一半听,两个人就此进行讨论。
通过学习,了解一些普遍性的规律,了解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观察孩子的行为特点,察觉自己固有的思考模式,这些都是身为父母的必修课。
也可以参加一些相关课程和工作坊。在工作坊特定的氛围里,人们会更能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也会发现,令你头疼不已苦恼已久的问题,原来很多家庭都会遇到,而在见多识广的老师眼里,这根本不算大问题,可能几句话就能点醒你,令人豁然开朗。
朱莉和皮特离婚一事,不单是娱乐事件,也通过明星效应,把寻常百姓家都会遇到的教育问题放大了。现实中没有童话,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后,也需要面对和处理各种状况。相爱需要智慧,处理分歧更需要智慧。
夫妻二人,谁先意识到问题,谁就有做出改变的责任。
不是改变对方,改变他人是令彼此都很痛苦的一件事。
而是改变自己。只有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现状、影响他人,才是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