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初想要阅读这本书是出于这些年春节家人一起看春晚情况变化的一种疑惑和思考,小时候看春晚,大家都会围坐在一起,相互讨论节目内容,精彩程度等。等到自己成长之后,大家反而埋头看手机、抢红包、手机聊天,春晚只是作为背景音存在着,春节也没有往日那种热闹氛围了。
《群体性孤独》这本书就展现了现代人的社会性存在危机,给予我疑惑的更深层次解答。作者雪莉·特克尔表示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既要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给人带来的好处,也要亲人朋友多坐在一起讨论。
科技越近,亲密越远?
“技术使我们比从前更忙碌,更想从现实中退缩”。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社交状态,它提供一个虚拟空间,我们在这里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展示和装扮自己,弥补现实里的缺憾。
身边认识很多朋友,但是想找人说话又仿佛很难遇到懂自己的人,倾诉的欲望在消减,于是乎更加难以开口;心动也越来越困难,既渴望又恐惧进入一段确定的关系,想找人陪伴,但又不想要承担深度关系带来的不确定与麻烦,毕竟生活中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一个人自由的活动,享受着这样充分拥有个人空间的感觉;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更“安全”的线上社交方式,浏览关注各种圈子的推文,评论不知是否会被看见的评论,频繁的快餐式社交方式好像让人感到更加疲惫和孤独。
媒体依赖
“技术是极具诱惑力的,因为它能弥补人性中脆弱的一面”。
技术是为了服务人而诞生的。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强有力的改变着人的活动和社会时空结构。时间“碎片化”,空间“去地域化”,加上互联网媒介搭建的社交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遍运用,这让所谓的“分开”和“独处”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他们在身处“这处”的同时内心也渴望“在别处”——借助社媒同异地的人保持联络。个人实现店对面,一对多,人与人的交往行为从互动场景中脱离出来,穿越到无限延伸的时空漩涡之中。
抵御孤独
科技发挥的作用,重在使用他的人。彭兰老师说,技术可能会激发更多来自人或机器的“盲目意志”,足够的反省能力才有坑让我们意识其中的奉献并对其进行适时的抑制。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合理运用技术,使用电子设备,让技术帮助个人实现需求。是我用设备而非被设备掌控。回归现实生活,与他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以此来弥补线上交往“身体缺场”所带来的不足。不需要网络上高频率的链接,在现实生活中也要给彼此一定的空间,去处理自己的生活。自我的发展才是最终解,用强大的内心来回应世界,这样终会有更多的人被你吸引,为你而来。